八六 八品火居掌灶仪轨

大灶君 忽悠啊 1286 字 26天前

一场祭祀,其实并不算隆重,甚至可以说得上仓促。

就连来参加祭祀的百姓,除了少数是真心信仰灶王,已经请火祭灶的,其余大部分都是灾民。

灾民们本身没有自己的宅屋,其实祭灶也没有火可以请回去,唯有粮食是真的。

城中有家宅的百姓,也害怕存粮吃完,有粮食不领,岂不是王八蛋么?

但无论如何,谈起这件事情,他们都夸赞道:“看来县令是个好县令啊,知道咱们小老百姓日子难过,给我们发粮食。”

也有些作出担忧的:“怎么突然就发粮食了,而且城隍庙香火鼎盛,当初恶鬼攻城,还是城隍爷爷救的咱们,官府怎么不祭城隍,祭这个灶神啊?”

“灶神更管用呗。”另外一个道:“自从祭了城隍,把我的家底都掏光了,当初说什么妖魔就要攻城了,只有城隍爷爷能救咱们,要钱还是要命……那咱们当然是要命了!”

“可这么久了,妖魔也没打进来,城隍庙香火倒是旺起来了,烧的香,比我胳膊都粗,那些个庙祝也好,城隍庙行走也罢,他们倒是膀大腰圆了不少。”

“你还希望妖魔打进来不成?说不定就是咱们捐了钱,旺了香火,城隍爷爷才能保佑咱们太平呢!”

一场祭祀,看热闹的多,忧虑者少。

只是每一户人家,领了米,便得了一根柴枝,要从宋无忌新垒的灶堂中引火。

更有灶王行走等人,手中拿着火把,神情肃穆。

他们早就把灶王宝诰背诵得滚瓜烂熟,此时围灶而诵,更增添一分神圣感。

只是作为“神明”,但干着巫师,跳着傩舞的宋无忌,并不能真正的成为神灵,享受着这一场喧闹的祭祀。

只有灶王残格不断闪耀,聚集着属于每一个人的薪火、希望。

宋无忌甚至有一瞬间觉得自己其实不是灶王爷,而是某个拜火教的圣徒。

县令将提前写好的帛书扔入火中,发出铿锵之音:“木燧承阳,金鹑吐焰。改火顺时,鼎鼐乃爨...祭灶传薪,教民熟食,今遵时祭,伏惟歆格!“

好吧,其实县令祭灶,祭的也是上古之遂人氏,遂人氏驯服了火,并教会了人族使用了火,火可以驱赶邪祟、带来夜晚的光明、可以制作熟食,杀灭寄生虫、细菌、给人带来健康……

文明之始也。

其实关于灶神究竟是谁,一直没有定论,但火神是谁,与遂人氏相比,祝融都得靠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