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酒碗,叹了口气说道:“最近世道不太平啊。我这次公干,一路上见到不少匪盗横行,百姓苦不堪言。”
林天然点点头,问道:“那朝廷可有对策?”
武松冷笑一声:“朝廷?那些大老爷们只顾着自己享乐,哪里管百姓的死活!倒是梁山那边,最近聚集了不少好汉,挂了个‘替天行道’的牌子,专打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和恶霸豪强。我虽为朝廷办事,但心里却觉得,这些好汉倒是真英雄!”
林天然心中一动,问道:“替天行道?这话怎么说?”
武松眼中闪过一丝敬佩:“那些梁山好汉,专为百姓出头,劫富济贫,惩恶扬善。他们虽被朝廷称为‘贼寇’,但在百姓心中,却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林天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却对“替天行道”这四个字产生了一丝兴趣。
饭后,武大郎拉着武松的手,诚恳地说道:“二弟,你一个人住在衙门里也不方便,不如搬回家来住吧,咱们兄弟也好有个照应。”
武松闻言,沉吟片刻后说道:“大哥,我平日里公务繁忙,早出晚归的,怕打扰你和嫂子的清静。”
武大郎摆摆手,笑道:“一家人说什么打扰不打扰的!你搬回来住,我也好有个伴儿。”
武松见大哥如此坚持,便点头答应了。
武松住进来后,林天然察觉到,潘金莲的状态与往日大不相同。
平日里,潘金莲在家时总是愁眉苦脸的,对武大郎总是冷淡疏离,言语间带着几分不耐。
可自从武松搬回家中,她的态度却变得热情积极起来。
每次武松回来,她总是早早地迎到门口,脸上带着盈盈笑意,柔声说道:“叔叔,辛苦了,快进屋歇歇。”
一次,林天然从茶楼回来,刚走进院子,便看到潘金莲端着一碗热汤,小心翼翼地递给武松:“叔叔,你每日在外奔波,喝碗汤暖暖身子。”
武松接过汤碗,眉头微微一皱,淡淡地说道:“多谢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