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花开了整个城都是香的 心情 自然和愉悦
蒲甘遣使来求和,
态度跋扈惹风波。
白鹿出面来调停,
总有一天灭了你。
学宫之中,静谧而庄重,唯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打破这方天地的宁静。
今日,我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玉冠,于主位之上正襟危坐,目光如炬,审视着即将派往高棉任职的学子们。
身旁,左丞相刘文海身着一袭墨色朝服,身姿笔挺,面容严肃,目光中透着一丝期许与审视。
我那徒弟吴其平,今日显得格外的气宇轩昂,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沉稳,作为此次派遣去高棉任职的领头人,他恭敬地立于一旁,不时与我和左丞相交换着眼神。
考核开始,学子们依次上前,或慷慨陈词,或引经据典,阐述着自己对治理高棉的见解。
有的谈及民生,主张轻徭薄赋,让高棉百姓休养生息;有的论及文化,提议推广大理的汉家文化,促进两地融合;
还有的着眼于军事,强调巩固边防,确保高棉局势稳定。他们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学宫之中碰撞。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青衫的学子,步伐略显慌乱地走上前来。他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紧张与不安。深吸一口气后,他开始讲述自己的观点,然而,许是太过紧张,言辞间竟有些磕磕绊绊。
讲到激动处,他手舞足蹈,一不小心,竟将桌上的笔墨打翻,墨水溅了一地,也弄脏了他的衣摆。
这位青衫学子顿时脸色煞白,呆立当场,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惶恐与愧疚。
周围的学子们不禁发出一阵轻微的骚动,有的面露同情,有的则暗暗摇头。
我微微皱眉,旋即展颜一笑,温和地说道:“无妨,些许小意外,不碍事。”
说着,我站起身来,缓步走到学子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莫要紧张,大胆说便是。能有站在这里,便说明了你的才学足够出色了,剩下的就要看你如何好好的展示出来了。”
学子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感激,深吸一口气,重新整理思绪,再次开口。
这一次,他的声音虽仍有些颤抖,但却多了几分坚定与从容。他的观点独特而深刻,赢得了众人的赞许。
我也不知道是他刚才的行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是他的论述让我觉得有所新意,总之我向刘文海询问了这位学子的姓名。
刘文海也低声告诉我这位青衫学子名叫-陈文正。
随着这位学子的讲述,学宫中原本有些紧张的氛围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松而热烈的讨论氛围。学子们不再拘谨,纷纷畅所欲言,各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