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烽烟暗涌:降俘营的阴谋与抉择

片刻之后,一位身着青色儒衫,面容清瘦,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便是赵文轩的参军,秦墨。秦墨虽然不懂武艺,却足智多谋,心思缜密,是赵文轩的左膀右臂,尤其擅长处理民政和情报分析。

“将军,您找我?”秦墨拱手行礼。

赵文轩点了点头,将李虎带来的“密报”递给了秦墨,又简略地将降俘营内流传的流言和李虎的担忧说了一遍。

秦墨仔细地看完了密报,又沉思片刻,眉头微蹙:“将军,此事的确蹊跷。降俘营刚刚安定下来,为何突然会出现这些流言?而且这密报……来得太是时候,也太模糊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赵文轩沉声道,“秦先生,你有何看法?”

秦墨扶了扶眼镜,分析道:“首先,这些流言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破坏我们和降俘之间刚刚建立起来的那一点点信任,制造恐慌和对立情绪,最终可能引发混乱甚至叛乱。其次,这份密报,更像是在火上浇油,试图逼迫我们采取过激行动。”

“那么,谁会是幕后黑手?”赵文轩问道,“是降俘营内部的死硬分子?还是……外部的势力?”

秦墨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两者皆有可能。降俘营中,定然有不甘心失败、妄图复国的蛮族旧贵族或者将领。他们散布流言,煽动叛乱,不足为奇。但外部势力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比如……那些逃入草原深处的蛮族残部,他们肯定不甘心失败,想方设法要扰乱我大靖后方。又或者……朝中某些不希望看到将军你成功的人?”

赵文轩眼神一凛。秦墨的话,点醒了他。他负责降俘营的教化工作,如果成功了,那将是一项巨大的功绩。但这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或者让某些原本想看他笑话的人感到不安。

“不管是谁,他们的目的都是搅乱降俘营,让我功败垂成,甚至可能借此除掉我。”赵文轩的语气变得冰冷,“秦先生,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查明真相?”

秦墨微微一笑:“将军,解铃还须系铃人。流言起于降俘营,那我们的突破口,也应该在降俘营内部。”

“哦?秦先生有何良策?”赵文轩问道。

“很简单,”秦墨道,“攻心为上。那些流言之所以能传播,是因为降俘们心中有恐惧,有不信任。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恐惧和不信任。同时,我们要放出诱饵,引蛇出洞。”

接下来,秦墨详细阐述了他的计划。

首先,赵文轩亲自前往降俘营,安抚人心。他要公开驳斥那些流言,用实际行动证明大靖朝廷的诚意,比如,当众发放一批过冬的棉衣和粮食,让降俘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其次,进行一次“有限度”的调查。不是大张旗鼓地搜捕,那样只会激化矛盾。而是选派一些精明干练、且懂得一些蛮族语言的士兵,伪装成普通杂役,混入降俘营中,暗中观察,收集情报,特别是留意那些在流言传播中异常活跃的人物。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秦墨建议赵文轩“不经意”地透露出一个消息——近期将有一批重要的物资(比如盐铁或者过冬的粮草)运抵降俘营,并且守卫力量会有所“松懈”。如果真有反叛计划,对方很可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或者至少会有所异动,这样就能抓个现行。

赵文轩听完,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好!就依秦先生之计!”

他立刻下令:“秦参军,你负责安排安抚降俘、发放物资事宜,务必做得公开、透明,让所有降俘都看到。另外,选派暗探混入降俘营的事情,也交给你全权负责,切记小心谨慎,不可暴露。”

“末将领命!”秦墨拱手道。

“至于那批‘重要物资’的消息……”赵文轩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就由李副将你‘不小心’泄露出去吧。记住,要做得像那么回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虎一愣,随即明白了赵文轩的意思,脸上露出一丝兴奋:“末将明白!保证完成任务!”他虽然对赵文轩之前的“保守”不满,但对于这种引蛇出洞的计策,还是非常认同的。

计议已定,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第二天一早,赵文轩便带着秦墨和一队亲兵,来到了降俘营的中心广场。此时,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闻讯而来的降俘,他们脸上带着不安和疑惑,远远地看着赵文轩一行,眼神中充满了戒备。

赵文轩没有在意这些目光,他径直走到一个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降俘们。这些降俘,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麻木和恐惧,但也有少数人,眼中闪烁着警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躁动。

“各位降俘弟兄们!”赵文轩的声音洪亮,通过亲兵们的呼喊,传遍了整个广场。他刻意使用了“弟兄们”这个称呼,试图拉近彼此的距离。

降俘们一阵骚动,显然没想到这位大靖将军会用这样的称呼。

赵文轩继续说道:“我知道,最近营里流传着一些不好的流言,说什么我们要虐待你们,要毒死你们,要把你们斩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