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南乔不给这群人逼到绝路上,他们也轻易不敢鱼死网破。
文官集团就是这样,豁不出去的时候,只会不断的妥协。
文官们退一步,南乔就进一步,摄政王一派和文官集团之间的争吵,南乔直接就给拍板了。
“行了,别吵了,就按照赵爱卿的方法来吧。”南乔一锤定音,下面的文官张张嘴,最终还是没敢说出什么来。
几件事下来,文官集团也有点习惯这个节奏了,其实本质上也没啥变化,能拿出来说的事,怎么都是对他们有利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皇帝没有全盘推翻文官集团和摄政王一派的做法,那就都是可以接受的。
何况小皇帝也不是偏向谁,这一次站在文官集团的立场了,下一次可能就赞成摄政王那边的人了。
也有文官看出来了,小皇帝很聪明,他选择都是相对较好的选项。
不能小觑这个年仅8岁的皇帝陛下啊。
正事聊完后,南乔想到了什么,问道:“又到了科举之年,今年的考试,胡爱卿可有准备?”
礼部尚书胡哲越众而出,躬身行礼:“回陛下的话,臣已经在操办这些事了,断不会出了差错。”
“很好。”南乔满意的点点头:“朕相信胡爱卿的能力,太祖也相信。”
一句话,说的胡哲背后都冒冷汗了,本来还有的小心思,这一下子全都缩回去了。
胡哲内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今年的科举,从院试开始,直到会试结束,绝对不能搞出任何的幺蛾子。
往年还有走关系的,今年打死他都不敢这么做,科举舞弊这种事,别想了。
胡哲可不想因为一场科举,自己全家再遭遇了天谴。
这件事不但他要格外的注意,也要将思想传递下去,免得地方上那些混蛋胡搞乱搞,再连累了自己。
“臣谨记陛下教诲。”胡哲回应着,再次回归班列中。
南乔敲打了一次后,也就不再说这件事了,考秀才和举人不算什么,但考进士绝对不能出幺蛾子。
原剧情里面,就有一个叫做张彦的举人,因为怀疑科举存在舞弊而被打压,不但剥夺了功名,还被下了大狱。
这种敢质疑朝廷的人,断然不能让对方活着。
张彦的好友花费了巨资,好不容易才将他给弄出来,用死囚代替了张彦。
不要怀疑大夏朝官员的贪婪,礼部能为了科举的事陷害张彦,刑部的人也能为了钱,将张彦给偷摸放出去。
张彦一路逃离京城,满心都是悲愤,对大夏朝彻底失望,转头就去投靠了男主沈安林,成为了其麾下军师。
可以说,男主能一举夺取天下,除了他自身擅长的理科知识之外,最大的倚仗就是张彦。
张彦基于男主,就像是诸葛亮对刘备一样重要,是张彦提出了发展规划和政治战略目标,引导着男主一路前行。
同时,张彦也像是刘邦的萧何,在男主率领部队出征的时候,后勤的事务,全都是张彦在做。
除了军事上不是很擅长之外,张彦简直就是一代名相的种子,新王朝建立后,他也确实担任了丞相职务。
男主沈安林推翻大夏,那也是为了自己当皇帝,断然不会弄出什么共和制或者民主制,依然是皇权至上的封建制度。
所以新王朝没有什么君主立宪制的说法,也不会出现总理这种职务,最多就是丞相。
也是男主为了偷懒,将国事交给丞相张彦处理,他最后批复就可以了。
张彦就相当于总经理,能在这家公司做多久,就是上面一句话的事。
南乔肯定不会放过这种人才的,明年春闱,张彦就会参加科举,只要礼部不闹出幺蛾子,张彦必然榜上有名。
这是离得近的,南乔能够提前一步收拢到自己手下,那些离得远的,他就没办法了。
有些男主那边的大将,前期根本就没交代来处,找都不知道去哪找。
知道一点底细的,都是男主的发小,这个时候已经跟着男主造反了,拉拢不过来。
也不能百分百确定,南乔准备等监察司成立后,派人过去下蛆,能拉拢来最好,拉拢不来,也要搞得对方离心离德。
至于收服男主这件事,南乔直接放弃了,做不到。
当地官府逼死了男主在这个世界的父母,双方有着血海深仇,根本化解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