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供应商的原材料看起来似乎还不错,苏浅悦拿起一些仔细查看,摸了摸质地,又对着光看了看色泽。
可当她询问价格时,老板给出的数字还是让她摇了摇头。
而且在进一步交流中,苏浅悦发现对方的原材料在一些关键指标上,达不到苏家丝绸的制作标准。
就这样,一家又一家,从城东跑到城西,一天下来,苏浅悦累得疲惫不堪,双脚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坐在马车里,望着窗外的街景,满心无奈:“难道苏家这次真的要毁在这些人手里吗?”
老张坐在一旁,看着苏浅悦疲惫的样子,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突然,苏浅悦像是想到了什么,坐直了身子,对老张说:“老张,咱们不能就这么放弃。
虽然今天没找到合适的供应商,但咱们再想想办法。
说不定还有一些小供应商,他们的原材料物美价廉,只是我们还没发现。
咱们从明天开始,扩大寻找范围,哪怕是再偏远的地方,咱们也去看看。”
老张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用力点了点头:“好,小姐,我听您的!”
(2)
李逸看着苏浅悦为了原材料的事四处奔波,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决定先稳住厂里的工人,不能让内部再出乱子。
于是,他把留下的工人都召集到了一起。
工人们围聚在院子里,脸上满是担忧和不安。
最近发生的这些事,让他们心里都没了底,不知道苏家丝绸厂还能不能撑下去,自己以后又该何去何从。
李逸站在众人面前,提高了声音说道:“大家别慌!虽然现在遇到了点困难,但咱们苏家不会亏待大家的。
我向大家保证,以后一定会给大家更好的待遇。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度过这个难关,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一个年轻的工人忍不住问道:“李公子,话是这么说,可现在好多熟练工都走了,咱们这些人干得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达到以前的产量啊,这可怎么办?”
李逸笑着安慰他:“别担心,咱们一边等苏小姐找到新的供应商,一边把新工人尽快培养起来。
大家都是苏家的老员工了,经验丰富,多带带新工人,等他们上手了,咱们的生产肯定能恢复正常。”
老工匠张师傅也站出来说道:“李公子说得对,咱们在苏家干了这么多年,不能因为这点困难就退缩。
我会把我的手艺都教给新徒弟,大家一起加油!”
工人们听了,心里稍微安稳了一些,但还是有些担心。
毕竟新工人的培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段时间的生产效率肯定会受到影响。
李逸深知大家的顾虑,他一边安抚工人,一边忙着招聘新工人。
他在城门口、集市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张贴了招工启事,还拜托相熟的人帮忙打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很快,就有不少人前来应聘。
李逸亲自面试,挑选了一些看起来踏实肯干的年轻人。
可新招来的工人大多没有经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培训。
李逸把老工人们和新工人们分成小组,让老工人们一对一地指导新工人。
每天,他都会早早来到厂里,查看培训情况。
“来,你看这个织法,手要这样顺着丝线的方向,力度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老工匠王师傅耐心地给一个新工人示范着。
新工人学得很认真,但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动作还是有些生疏。
李逸在一旁鼓励道:“别着急,慢慢来,多练几次就熟练了。”
尽管李逸和老工人们倾尽全力,但新工人适应工作的速度还是太慢。
一天下来,生产线上完成的丝绸数量少得可怜,和之前熟练工在的时候相比,差距太大了。
晚上,李逸看着账本上的产量数据,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可新工人的成长需要时间,这让他十分焦急。
这时,苏浅悦回到了厂里。
她看到李逸愁眉不展的样子,便问道:“新工人的培训情况怎么样?”
李逸无奈地摇摇头:“还是不太乐观,新工人上手太慢了,生产效率根本无法达到预期。但咱们也不能着急,只能慢慢教。”
苏浅悦拍了拍李逸的肩膀:“别灰心,咱们一起想办法。
我明天再出去找找供应商,说不定能有转机。你这边也继续辛苦,多鼓励鼓励新工人,让他们别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