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我不会救你

钱兴愈发对他感兴趣,意欲招揽。

罗云瑾没有断然拒绝钱兴,钱兴备受嘉平帝信任,执掌司礼监,想要出人头地,他必须有所牺牲。

有了钱兴的照拂,罗云瑾明显感觉其他人看他的目光越来越敬畏恐惧。

孙檀则对他很失望。

罗云瑾有次听到翰林院的教授背地里议论:果然是阉人,险谲阴邪,天分再高、读再多的书也没用。

他按着钱兴的吩咐办了几件事,议论他的人越来越多了。

等罗云瑾再回内书堂办理文书的时候,提督太监亲自迎出正门,客客气气请他进院,催促伺候的人奉茶。

已经是散学的时候了,罗云瑾拿了文书,路过前厅,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金兰坐在窗前伏案写字。

提督太监叫她:“李三,还不过来拜见奉御。”

罗云瑾没有出声,站在门口,负手而立。

金兰站了起来,挪到门口,动作慢吞吞的,行了个揖礼,摇摇晃晃,像是随时要栽倒。

等她抬起头时,罗云瑾看到她苍白的面孔上两抹不自然的嫣红,额边布满细密的汗珠。

她病了。

罗云瑾下意识想开口问她,话到嘴边,生生咽回肚子里。

提督太监帮着解释:“李三前几天着凉了,有点发热,张侍读很器重他,每天留他抄书,他很刻苦,病着也没告假。张大人夸他勤苦好学,特意抽空给他一个人讲解,学堂的人都羡慕他。”

她站在门槛边,眼帘抬起,看了他一眼,眼神很平静。

罗云瑾知道,只要自己开口让她回去,她现在就可以回舍房休息,张守勤只会怪他多管闲事,不会责备她。

他没有开口,目光从她身上一掠而过,转身离开。

提督太监送他出门,摇头叹息,对身边的掌司道:“人心易变,以前罗云瑾和李三天天同进同出,亲如兄弟,你看,现在罗云瑾飞黄腾达,就不认以前的旧相识了。”

掌事跟着感慨了几句。

金兰头晕眼花,倚在门边,目送罗云瑾走远,转身回长案前继续抄写。

不一会儿,张守勤的随从走过来敲了敲门:“李三,侍读大人要你把书送到他房里去。”

金兰答应一声,收拾好书本笔墨。

最近朝臣再次催促嘉平帝下旨让朱瑄出阁,嘉平帝渐渐有松口的迹象,到时候翰林院的人肯定会考校朱瑄的学问,她得赶在年底之前把书抄完,教朱瑄背会,他懂得越多越好。

她头疼欲裂,浑身发软,刚刚站起身,眼前又是一阵天旋地转,扶着长案才站稳。

随从拔高嗓音催促:“李三,你手脚麻利一点,大人还等着呢!”

金兰晃晃脑袋,试图保持清醒,拿起书本,脚步虚浮地踏出厅堂,往张守勤休憩的院子走去。

……

罗云瑾回到文书房,典簿和他说话,他想着她病得昏昏沉沉的样子,心不在焉。

典簿挥手让其他人回避,小声问:“罗云瑾,我听说张守勤张大人是你在内书堂的老师?”

罗云瑾回过神,点点头。

典簿笑着道:“正好,钱公公有件差事交代你去办,你要是办得好呢,日后好处多的是!那个张守勤平日里一件正事不做,整天抓着钱公公不放,没事就上奏本弹劾钱公公,可怜钱公公整日操劳,上要侍奉好皇上,下要管理好各监事务,对外要和阁中老先生们周旋,对内呢,随时候着郑娘娘和老娘娘的吩咐,这里里外外一刻都离不开钱公公,钱公公劳苦功高,还要被这等小害中伤,真是有苦说不出。”

罗云瑾笑了笑。

典簿意味深长地道:“你既然是张守勤的学生,肯定比别人更了解张守勤,有些事情你做起来更顺手。”

罗云瑾明白他的暗示,没有接这句话。

张守勤屡次上疏弹劾钱兴,钱兴忍无可忍,准备对张守勤下手。

他不想领这个差事,张守勤毕竟是他的老师,而且名声不错。

典簿也不戳破,又道:“其实张守勤也不干净,他们那些当官的,谁没有一点毛病?贪财的,好色的,贪图名声的,想抓到他们的错处,易如反掌。”

罗云瑾淡淡地道:“张守勤作风清正。”

典簿嗤笑一声:“人无完人,张守勤也有毛病,只是知道的人不多罢了……”停顿了一下,压低声音,“你在内书堂的时候就一点都没听说过?”

罗云瑾眼皮跳了跳:“听说什么?”

典簿嘴角一挑:“张守勤好男风……他呀,最喜欢十几岁清秀柔媚的少年,他身边养的几个小厮都是这个年纪,过了十六岁立刻打发走。他们那群人就好这口,不信你回头去问问他的小厮,哪一个没陪过床?”

罗云瑾双手握拳。

典簿接着道:“还有,内书堂的小内宦,长得清秀漂亮的,也会被人看中……文书房的贾深,以前服侍得好,才能被贵人挑中……”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罗云瑾脸色阴沉如水,掉头大踏步走远。

背影匆忙。

典簿一脸莫名其妙。

罗云瑾浑身发抖,捏紧的双拳青筋毕露,匆匆赶到内书堂。厅堂的门早就关上了,空无一人。

他拔步冲向北边院子,看守的宦官上前拦他:“这可是学士们休息的地方,你不能进去!”

罗云瑾凤眸火烧一样,眼底血红,一把推开宦官,几步跃上长廊,推开门。

屋里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

“张守勤呢?”他揪住宦官,沉声发问,声音嘶哑。

宦官被他的眼神吓得瑟瑟发抖,指指门口的方向:“张大人刚才带着李三去书阁了……”

罗云瑾撒开宦官,疾步冲向书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