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愿意都是有正当理由的,为了身体,为了学业,就显得赵老太太的不愿意有些莫名其妙了。她又不能说不愿意见大儿媳妇,最后只能同意了。
宋筠听到赵家的回复,松了口气,对宋茹说:
“姑姑,你放心,其实去府城的路挺好走的,只要不下雨不下雪,就不算颠簸。到时候你在马车上多垫些垫子,我们再多停几次,让你下来活动活动,最多三天,我们就到府城了。”
宋茹捏了捏宋筠的脸,笑着说:
“好啦,你不用操心这些,小管家婆。”
虽然宋老太太对大姑姐上次做的事不太满意,可到底是多年的老姐妹了,他们家和女婿家都要走,总得和对方说一声吧。
宋姑母听了有些意外,侄子要去府城她知道,只是没想到整个娘家都准备这么快地搬走,甚至侄女也要去了。
这么一来,下次再见,怕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像她大儿子那样,逢年过节都不见得能回来。
要说宋姑母想不想去府城,那自然也是想的,但一个是他们还有书院要管理,另一个是,二儿子家的情况,根本没办法去府城。
去了怎么办?到时候和人交际起来,难道要说二儿媳妇是被她关起来了,那还不如不去呢。
至于把二儿子一家留下,她和丈夫去府城,她却不放心,毕竟比起从小外出求学外出做官的大儿子,二儿子很明显更依赖他们,自己根本管理不好整个书院,更管不好他的妻儿。
对于去府城这事儿,宋筠还没和同窗们说,毕竟最起码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呢,还是不要影响大家的心情了。
不过,随着和卢夫子每日读书,宋筠突然意识到,赵家如果要回府城,那卢夫子肯定也要去,到时候其他同窗怕不是都要成了失学儿童?
失学儿童有多惨,真是谁做谁知道,陈梦和孙若瑜还好,家里有读书人,也不缺钱,无论是在家随着长辈读书,还是再寻个夫子,都可以,但宋筠和赵桐各自的堂姐就有点惨,没了卢夫子,说不得就得回去带弟弟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