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不卖脆哨

家里孩子齐聚,气氛就热闹了。

文芙蓉在灶房准备晚饭,笑着摇摇头,觉得小常乐太天真了,年满十岁的他,说话好像还没有长牙齿的小娃娃。

相反的,龙凤胎的常喜,显得像个小大人。

家里四个孩子都不太一样,文芙蓉时忧时喜。

今天餐桌上摆的晚饭是,凉拌折耳根和猪油小米渣,曹景修又出来蹭饭了。

猪油小米渣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小米里面加入白花花的肥油丁,放在一起蒸熟了,一整碗黄澄澄的小米点缀着些许白,筷子一夹黏黏糯糯。

凉拌折耳根正好可以解腻,他们吃得很尽兴。

才放下碗筷,天边残阳依然火红。

常三石又回家了。

“爹?!”

四个孩子异口同声。

常三石这次是空手回来的,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粒,抽小板凳坐在院坝里歇脚。

“还有吃的吗?给我来一口。”

常喜机灵的去拿冰梨子:“爹,你先吃果子垫肚子。”

文芙蓉煮饭做菜都是刚刚好,当家的突然回来,她手忙脚乱的去通灶台。

煮饭、擀面条都来不及了,常喜安顿好了爹,她进灶房给娘搭把手。

捡几个土豆洗干净,下锅煮熟。其实煮熟了,沾着酱油辣椒作料就可以吃,但是她多做了一步。

撕开皮放锅里捣成泥,下入葱花和脆哨一起压扁。她力气太小了,这一步是文芙蓉来操作。

看着土豆泥被油煎成外皮金黄酥脆,她才示意可以起锅,这是一道后世最常见的洋芋粑粑。

有葱花和土豆的素,又有脆哨和猪油的荤,加点辣椒面开胃。

赶路回来的常三石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等碗见底了,他正好满足的打了一个饱嗝。

“哎呀,我咋感觉,咱家的饭菜比酒楼好吃呢?”这话有没有吹捧,只有常三石心里知道。

文芙蓉笑着收碗去洗,常三石终于说明他回来的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