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88章

调查部快速动员,一边四处查询,一边将这封信再次分析了一遍。

顺便——分析一下那个常常给他们送消息来的信。

如果说第一次华大事件,他们认为可能是知情者匿名投来的信件,不愿意暴露身份可以理解。

可第二次开始,那个人透露出来的信息就令人心惊,无论是红门据点还是华国运动这个组织,都不是普通人能够知晓的东西。

这次的信件更是如此,连程奇自己都说认识他的人不超过三个,那这个人又是怎样发现这封信然后向他们举报的

虽然目前看来是友非敌,甚至可以说这个人的每次透露的信息都帮了他们的大忙,但没有人因此放心。

这个人为什么对红门知之甚深为什么会知道华大间谍,知道华国运动他到底还知道什么机密的东西,会不会也透露给别人?他们不可能放任这样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存在。

只是这个人实在是太过小心,哪怕他们之后已经加强了警戒,也还是没有人发现这信到底是谁是什么时候投进来的。普通的信封,普通的纸,普通的报纸剪裁字,没有留下一丝能让人探究身份的东西。自然的,他们的调查一无所获。

下一次,只希望下一次来他们能得到什么线索。

如果苏葵在这里就会告诉他们,没有下一次了。或者说,可能有下一次,但绝不会是现在。

他们的警觉性强,苏葵的警觉性更强,这一次去,她明显地感觉到暗中警戒加强,也不知道是为找她还是为了安全。

事不过三,苏葵已经将这件事所有能够指明的疑点都告诉了他们,只要按部就班查下去,离事情的真相就不远了,她没有必要再冒险。

仅凭那三封信,他们或许对举报人的身份有猜测,但绝不会查到自己身上。

没有人看得出苏葵这段时间做了什么,只知道她的生活一如既往,每天都带着自己家人在京城各个景点游览。

苏爱国和李桂珍不会忘记自己第一天来到既京城的震撼,更不会忘记他们第一次看到那栋雕栏画栋的大院子时的呆滞。

听到苏葵说那就是她买下的四合院的时候,两人连口水都忘了咽,看到苏葵拉着秦晓兰走进去半天,愣是没敢把脚踩进去。

他们原以为苏葵买的房子就是普通房子,谁知道她竟然买的是什么四合院!这么大的宅院,这么宽敞又好看的房子,还是在京城,那得是以前大户人家才能住得起的东西!

就是在他们贺县以前见过的那些地主老财家房子都没这气派

两人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啥东西都不敢摸,李桂珍没忘记自己结结巴巴问小葵这房子多少钱的时候,她轻飘飘说道∶“不多,也就一万多块。”

李桂珍当场就厥过去了,真晕了的那种,半晌都喘不过气。

对苏葵来说一万不多,和后世一比就是个渣渣,别说买四合院,连个厕所都买不到。

即便现在钱贵,一万元不下于一个亿的价值,对她目前的收入来说也是可以负担的支出。

不管出于以后的打算还是留作念想的考虑,她都绝对是赚到了。

可李桂珍他们不这样想,对他们来说,一万元那是什么?天文数字!这辈子也没听过的数字!她甚至都分不清一万有几个零,就知道他们一年攒几块钱的话,攒一辈子,不,攒到下辈子,下下下辈子,也没有这么多钱!

不仅她晕了,苏爱国也要晕了,就是秦晓兰都下意识从椅子上弹起来,吓得再也不敢坐这里了。

要不是苏葵拉着她,她能赶紧出去,生怕把房子哪里磕坏了。

这是苏葵买的房子,秦晓兰就是被这钱吓到了也没让她退了说不买,只是问了她钱还够不够,她还攒了点要不一起给她

倒是李桂珍晕来晕去脑子也傻了,竟然对苏葵说∶“小葵啊,干啥花一万块买这么贵的房子,这-万块要是给咱家里,那得……”

还好苏爱国立马清醒,赶紧扯住了她。

可惜苏葵已经听见了,对她微笑道∶“大嫂,我花我的钱买我的房子,你有意见可以不住的,门在那里。"@无限好文,尽在

听到这曾经熟悉的话,还有她脸上熟悉的让人害怕的笑,李桂珍立刻就吓清醒了,疯狂摆手∶"不不不不,我没有意见,买房子好,买房子好!你的钱你自己做主,我啥也没说,啥也没说!"

她紧紧捂着自己的嘴,生怕苏葵真跟她算旧账,要是真让她回去就完蛋了!

呜呜,你说她刚才怎么就跟傻了一样,竟然跟小葵说这种话,小葵不会真那么狠心让她滚蛋吧?她还没住过大户人家住的院子,还没有好好看过京城,别撵她走啊——

好在苏葵没有撵她走,接下来几天还按照计划带他们一家人游览京城,从故宫广场长城,到各处园林和十大建筑,给他们几个连县城都没有出过的人好好开了开眼界。

更不用说苏葵是个合格的导游和解说员,每到一处都能给他们讲解,吃喝玩乐一应花费都是她出。还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一个相机,说要给他们拍照留念,可以说是绝佳的体验。

就是看着她淡然的笑,让李桂珍是一边兴奋一边心里直打鼓,总觉得苏葵会找她算账,一直谨言慎行,不敢给她惹事。

但她不惹事,事情却要来惹他们。

苏葵十六号开学,因此秦晓兰他们十五号离开。十五号是元宵节,他们准备一起吃顿团圆饭.

正月十四号这天早上,苏葵早早带他们去东单菜市场那里买菜,东单菜市场经过公私合营,现在是一家国营菜市场。菜肉蛋各种副食全部齐全,是京城最大的菜市场。

菜市场附近就是一条古董大街,民国时期很是红火,现在基本已经衰落了,改成了一个自由市场,公私合营。卖一些精巧的手工艺品,家里的小摆件,还有一些看起来像是古董但多半是仿个形式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人来这里逛逛。

苏葵就带秦晓兰他们来这里看看,赶上正月十五前夕,又在菜市场附近,人真的特别多。

不仅有华国人,苏葵还看见好几个外国人。

人一多事就多,这不,苏葵一眼就看见有人把手伸进了某个人的包里。

巧的是,这个人她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