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玉章和晋东谈判这种事,本来应该是政府层面的事,但是今天廖增仁公开唱反调,反对方案的实施。常务副省长秋明投了弃权票,你指望政府那边挑大梁,就怕他们闹情绪,把好事办砸了,那样这个事要解决,只能遥遥无期了。
刘敬德没有料到是,常委会上洪湖和马西峰公开出来为成林的方案站台。据说江元朝和廖增仁暗斗的时候,这两个人经常站在廖增仁这边。
现在自己在常委会上轻松占了上风,那么三地合作的功劳,他就不会让给廖增仁,让历程秘书长挂帅顺理成章的事。
历程秘书长喊上环保厅长楼宇,从政府法制办喊了个律师小孟,再加上成林这个方案设计者,人马凑齐了。
刘敬德书记亲自给玉章和晋东的老大打了电话,把东镇这边的打算跟他们解释了一下。
这种从天而降的馅饼,玉章和晋东的老大焉有不同意的道理?
玉章老大姚明远感慨的对刘敬德书记说:
“老刘,这次东镇老大哥处理事的格局和胸怀,值得我和晋东的老柳学习,我跟老柳商量过,马上组织人员跟东镇方面对接。
这次我们玉章做东,邀请东镇和晋东协商小组的同志来玉章,共商清源河治理方案。”
三个老大意见统一了,剩下的就是技术细节的磋商,历程秘书长随即率团奔赴玉章省会玉山市。
东镇宣传部也组成报纸、电视台七人报道组前往玉山,见证清河流域三省合作治污的全过程。
狄青作为副组长,跟踪这次的新闻报道。
严格意义上这次三方会面不是谈判,说成磋商更恰当。东镇方面的底线是沿线两地二十一个污水处理厂满负荷运转,确保排到清源河的水达标,确保清源河水质达到三类标准。
玉章和晋东方面很重视,他们是由常委副省长带队,除了沿线区县环保负责人参与,他们还邀请了京城环保部门迟副部长参会。从心里来说,他们也渴望能改善清源河水质。只是这些年发展的不如意,有些钱就想着省着花,真的有钱,谁不会把粉擦到脸上?
三方会面安排在玉山市郊区的舜禹山庄,这里是玉章政府的公务接待中心。
三地人员赶在中午之前聚齐,简单吃过公务餐立马进入磋商程序。
经过一下午的讨论,三地共同治理清源河方案基本框架出炉:
一、沿线二十一个污水处理厂,一年的运营经费两千三百万,东镇方面每个污水处理厂每年补贴七十五万,一共一千五百七十五万。剩余运营费用由晋东、玉章两地负担。
二、玉章和晋东方面保证,污水百分之百处理。确保清源河水质达到三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