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趁火打劫
杨解放稍微思索了一下,接着说道:“你们总参谋部给我起草一个军队换防方案:将鲁南地区的第五军刘珍年部调到胶东去。鲁南、豫东地区留第三军赵长明部驻防足够了。还有驻守济南的警卫旅,需要扩编。旅部升级为师部,改警卫旅为近卫师。”
鹿钟麟立刻将此事记了下来,接着说道:“小司令,在龙车遇袭之后,各部自行进入战备状态。豫东地区出了点状况,第三军赵军长率部围困了归德(即商丘)……”边说边将第三军的军报呈了上来。
杨解放大感诧异,奇道:“豫东地区发生了什么事?赵长明这家伙怎么会擅自用兵?”边说边打开军报。
豫东地区,情况复杂,要说清楚还得从中原大战开始说起。中原大战结束之时,西北军各部对于未来的选择各不相同。一部分选择投靠了常校长,毕竟中央军是正统,有大义名分。可惜的是,常校长可没拿西北军当自己人。大战刚刚结束,他就调这些投靠过来的西北军南下围剿红军去了。目的嘛,不言而喻,让他们两虎相斗,各自消耗掉。
其中,第22路军吉鸿昌部调去了豫皖苏。第26路军孙连仲部则被调往了江西。第26路军编有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曾是西北军中的主力。这个骑兵师,尚有五千多人,三千多匹马。师长关树人,手下各级官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装备虽差,战斗力却相当强。孙连仲考虑到江西地区全是山地,骑兵派不上用场。因此,只率领两个步兵师南下,将骑兵师留在豫东就食。
孙连仲没有自己的地盘,军费只能依靠军政部拨付。军政部拿他们当后娘养的,对于参与围剿的部队,七折八扣、拖拖拉拉总归会拨付一点。可留在豫东的这个骑兵师就惨了,军政部那边是一个大子都不给。或许是被催得急了,直接把锅甩给了第3路军总指挥韩复榘。韩复榘同时也是河南省主席,为河南境内的地方驻军供应粮草也在情理之中。
韩复榘的第3路军在徐州与晋军傅作义部作战时有所损失。全军只有两万余人,编有三个步兵师和一个手枪旅。中原大战之前,韩复榘手下曾有一个骑兵师,师长张德顺。但在大战爆发前,张德顺率部叛逃了,先倒向老上级冯玉祥,后来投靠了杨解放,被编为解放军第二骑兵师。像韩复榘这等军阀,当然明白有枪才是草头王的道理,手底下的军队越多,地位就越牢靠。第26路军的这个骑兵师就被韩复榘惦记上了。
可要养活军队,那就得有粮、有钱。因郑州、开封都掌握在解放军手里,韩复榘只得将省会设于归德。他的部队都驻守在豫东地区,实际能控制的区域也就豫东这一小块。
一场中原大战,让豫东地区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老百姓手中本来就没什么粮食。哪怕是掘地三尺,也刮不出多少油水。韩复榘一边搜刮豫东地区的老百姓,一边向常校长伸手要钱。又以防备杨解放南扩为由,要求将第26路军的骑兵师划归第3路军建制。
常校长还真的答应了韩复榘的要求,可军饷却是没有。他手里的钱要优先供应他的中央军嫡系部队。对于这些非嫡系的军阀部队,当然要拿捏一下。
骑兵师人吃马嚼,每天消耗的粮草不算,又要置办过冬的被服。韩复榘很快就撑不住了,能供应的物资也就越来越少。关树人为了让部队渡过这个寒冬,只得自己想办法,于是乎他把主意打到了解放军身上。
驻守在豫东地区的解放军是第三军赵长明部。这个第三军除了第三师是杨解放的嫡系部队,所辖第十师和第十五师都是改编自西北军。其中就有不少军官与关树人相熟。关树人便找上门去,找他们借粮。
解放军的物资供应充足,各部队不缺吃穿,也没有被克扣、拖欠军饷,那日子过得的确很滋润。但是,想要他们偷偷支援一点关树人,或者倒腾点物资出去售卖,却又办不到。解放军跟其他军阀部队不同,后勤供应自成体系,各部队长官不能直接插手部队的物资调配。他们不能直接供应物资给关树人,却把关树人的处境报了上去。
赵长明得到底下汇报的消息,心思立刻活络起来了。关树人这个骑兵师,韩复榘想要,他赵长明何尝不想要?自从跟了杨解放之后,赵长明也学到了杨解放的那一套。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是问题。他立刻就调配了一批粮食和一千套新被服给关树人送去。并让人传话:“大家都是中国军人,都是保家卫国的生死战友,有困难理应相互帮助。以后遇到了难处,尽管来开封找我。”
赵长明送去那些粮食可不是什么杂粮,除了上好的白面,还有猪肉、鸡肉和鱼等肉食。这让三月不知肉味的骑兵师官兵高兴坏了,提前过上了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