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汉走了出去。
他们就一阵恭维,各种好听的话不停。
让周老汉隐隐有了后悔的情绪。
王氏早就抹干了眼泪,仰头挺胸,“我王翠花上辈子积了大德,才生得我大郎这样的好儿子来!你们老周家不讲情面,把我们母子几人赶出了老周家,以后有你们吃大亏的时候……”
周婆子咬牙切齿,闷声呸了一句。
那边送喜报的官兵已经在里正老叔,以及全村男女老少的簇拥之下,来到了老周家的大门口。
“恭喜主家,贺喜主家啊!”
这次送喜报的差役,还是上次来过的那两个。
还记得周老汉与周婆子两人。
他们也不用人引路,直接就过来了。
“见过两位大人,又劳烦两位大人了。”周老汉迎了出去。
那两位差爷拱手还礼,“这是大好喜事儿,不麻烦,不麻烦,合该的……”
“恭喜周家又出了秀才案首!我们是特意给案首才子送喜报的……”
老周家人都僵住了。
围观的乡亲们惊叹,“天啊!又是案首啊!我听说咱们县的秀才前十名都叫禀生,可以每个月到衙门领取米粮呢,算是吃上朝廷饭的人了,秀才案首估计领得更多……”
“周大郎从小就会读书,童生是案首,现在秀才又是案首,厉害啊!”
“王氏要跟着他享大福了,我们家几个小子以前与周大郎一同去上学的,个个都读不进去书,回家来,就周大郎一个人在读,考上了秀才……”
“老周家的门楣好啊!”
……
王氏将凌乱的头发,一一捋拢。
顺在了耳朵后面。
然后,施施然站了出来。
“官爷辛苦了,跑这么远,给我儿子大郎送喜,幸亏你们来得早,再迟一会儿,我们就不在这老周家了,怕是接不到这喜报了。”
乡亲们一听,这是啥意思?
怎么就不在老周家了?
周老汉脸色涨红,王氏这是想打他们老周家的脸了。
里正老叔疑问,“怎么回事?你们要去哪里?”
周启南站在人群里,如往常一样,小小年纪,从容不迫,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仿佛不能触动他心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