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魏主被戕,宋帝遇弑

济公传奇 王钟亭 5701 字 26天前

嗣而听闻李孝伯病愈,遂令他入代崔浩之职,每遇有事与其商议,仿佛如崔浩在世时,这且毋庸细表。

惟北魏太子拓跋晃明慧强识,仁爱宽和,深明佛法。

当初,太子拓跋晃代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监管国政,曾经下令命有关官员督促京郊内的民众,使没有牛的家庭以人力牛力相交换,垦田锄地。有牛的家庭给无牛家庭一人种田二十二亩,无牛家庭以耘锄七亩为报偿,以此为等级,至于给小孩、老人无牛的家庭种田七亩,小孩、老人以锄田二亩为报偿。都以五个人的下贫家庭为标准。各自列出家庭人数,所督促耕种的面积,明确地设立账簿项目。所耕种的人在地头标出姓名,以明辨播种养殖的功效。又禁止饮酒、杂戏、弃农经商的人。垦田数额大为增加。

太子拓跋晃为政精明,洞察细微。中常侍宗爱却是个性格阴险暴躁的人,有很多违法行为,因此,太子拓跋晃很讨厌他。

因给事中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很受太子拓跋晃的宠信,都掌握不少权力,并且都跟宗爱这个宦官不能和睦相处。

宦官宗爱恐怕自己会被仇尼道盛等检举揭发,于是罗织罪名向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控告他们二人有罪,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非常气愤,下令将仇尼道盛等人绑到街市上斩首示众。

宦官宗爱遂谗言离间东宫,先将仇尼道盛,指为首恶,次及东宫官属十数人。魏主拓跋焘竟而将他们一体处斩,害得太子拓跋晃日夕惊惶,而导致成了心疾,没多久就去世了。太是吓不起了。

既而魏主拓跋焘得知太子拓跋晃本就无罪,为此很是感到悲悼,于是追谥拓跋晃为景穆太子,封太子拓跋晃的儿子拓跋浚为高阳王。嗣而又以皇孙世嫡,不当就藩,于是复收回成命。

拓跋浚时年十二岁,聪颖过人,北魏主拓跋焘为此格外钟爱,经常令其陪侍身侧。那个宦官宗爱见魏主拓跋焘经常懊悔,而且晚年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又容易发怒杀人。自恐自己会得罪皇上,被魏主拓跋焘所杀,倒不如先下手为强,杀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保全自己,于是他想了一个计划,做出弑逆的大事来了。

一年易过,苦难下手。

正平二年二月初五(452年3月11日),魏主拓跋焘因饮酒致醉,独卧在永安宫中。

宦官宗爱伺其空闲时机进去永安宫,不知他如何动手,竟而令这英武果毅的魏主拓跋焘,死得不明不白,眼出舌伸。(这种死状估计就是活活掐死的)也是杀人过多的报应。

经过了好多时,始有侍臣入视,看见魏主拓跋焘这般惨状,骇极欲奔,狂呼而出,那时宦官宗爱早就已经溜出外面,佯作惊愕情状,即与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薛提等人,商量后事,暂不发丧。

当下审择嗣君,互生异议。和疋以皇孙尚幼,欲立长君,薛提独援据经义,决拟立孙。

彼此辩论一番,尚未定议,和疋竟召入东平王翰,置诸别室,将与群臣会议,立为嗣君。宦官宗爱独密迎南安王余,自便门入禁中,引至柩前嗣位。这东平王拓跋翰及南安王拓跋余。统是魏主拓跋焘之子,太子拓跋晃之弟,拓跋翰排行第三,拓跋余排行第六。宦官宗爱曾经谮告逼死东宫太子拓跋晃,听着薛提立其孙的议论,原是反对,但与拓跋翰亦夙存芥蒂,不愿推立,因而即矫传赫连皇后的命令,(北魏立赫连后),召入兰延、和疋、薛提三人,待他联翩入宫。

兰延等人觉得宗爱的地位低贱,所以他们没有怀疑有诈,全都跟随宗爱的使者进宫,而宦官宗爱事先安排了三十名宦官手持武器在宫中埋伏起来。等兰延等人一入宫,那些宦官各持刀械,一拥而上,吓得三人浑身发颤,眼睁睁的被他们捆缚住,霎时间血溅颈中,头颅落地。

东平王拓跋翰居别室中,还痴望群臣来迎,好去做那嗣位的皇帝,不意室门一响,闯入了许多阉人,执刀乱斫,半声狂叫,一命呜呼!真是冤枉啊。

宗爱即而奉拓跋余即位,宣召群臣入宫谒见,一班贪生怕死的北魏之臣,哪个还敢抗议;不得已向拓跋余下拜,俯首呼嵩。

小主,

随即照例大赦,改元永平,尊赫连氏为皇太后,追谥魏主拓跋焘为太武皇帝,授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封冯翊王。备述宗爱官职,所以见拓跋余之不子。

拓跋余因越次继立,恐众人心尚未服,特发库中财帛,遍赐群臣。不到旬月,库藏告罄。偏偏是南方兵甲,蓦地来侵,几乎束手无策,还亏得河南一带,边将固守,胜负参半,才将南军击退。

原来宋主刘义隆,听闻魏主拓跋焘已殂,又欲北伐,可巧魏降将鲁轨之子鲁爽,及弟鲁秀复来奔宋,奏称父鲁轨早思南归,积忧成病,即致身亡,臣鲁爽等谨承遗志,仍归祖国云云。

鲁轨乃是先投奔的后秦,后来战乱又而奔投到北魏国的。

宋主刘义隆大喜,立授鲁爽为司州刺史,鲁秀为颖州太守,与其商议北伐事宜。

鲁爽等人竭力怂恿,遂遣抚军将军萧思话,督率冀州刺史张永等,进攻碻磝。

鲁爽、鲁秀、程天祚等,出发许洛,雍州刺史臧质,率领部众趋潼关。沈庆之等固谏不从。

青州刺史刘兴祖请长驱中山,直捣虏巢,亦不见听。反而使侍郎徐爱,传诏军前,遇有进止,须待中旨施行。从前宋师败绩,均由宋主刘义隆专制过甚,诸将难于决策,所以致此。此次仍然重蹈前辙,眼见是不能成功。

张永等人到了碻磝,围攻兼旬,被北魏士兵穴通地道,潜出毁营,张永竟而骇退,士卒多有战死。萧思话自往督攻,又经旬不下,粮尽亦还。臧质顿兵近郊,但派遣司马柳元景等向潼关,梁州参军萧道成,即是萧承之子。亦会军赴长安,未遇大敌,无状可述。惟鲁爽等进捣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魏守将秃发弃城逃遁远去,再进至大索,与北魏的豫州刺史拓跋仆兰,交战一场,斩获甚多。追至虎牢,听闻在碻磝败退,北魏军队又派兵来援,乃还镇义阳。

柳元景等自恐势单力孤,亦引军东归,一番举动,又成画饼。宋主刘义隆因他擅自退师,降黜有差,这也不在话下。

且说魏主拓跋余听闻宋师(宋国军队)已经退兵,方才放心安胆,整日里就沉湎酒色,间或出外猎游,不恤政事。

宗爱自从立拓跋余为帝之后,便身居宰相高位,总管三省政务,负责皇家的安全事务,还能够随意召唤公卿大臣,权力越来越大,所以朝廷内外都畏惧他。在当时的人们心中,都认为宗爱必定和赵高、阎乐一样危险,就连拓跋余都感到十分不安,想削除宗爱的权力。

永平二年十月初一(452年10月29日),宗爱趁魏主拓跋余在夜晚祭祀东庙之时,派出小黄门(小黄门就是小太监)贾周等人用匕首秘密杀死了魏主拓跋余。

这件事一开始只有刘尼知晓,刘尼就劝宗爱立拓跋濬为帝。宗爱认为自己早就得罪了东宫,所以吃惊地说:“你是不是傻了,如果我立拓跋??为帝,他怎么可能忘记我和他父亲拓跋晃之间的过节?”

刘尼问:“那你现在打算立谁为帝?”

宗爱说:“等我回宫后,再选一位贤能的亲王立为皇帝。”刘尼害怕宗爱再策划政变,于是把拓跋余已死之事告诉了殿中尚书源贺。

源贺对南部尚书陆丽说:“宗爱立拓跋余为帝之后却杀了他。如今我们若不立拓跋??为帝,顺应民望,恐怕社稷就危险了。你打算怎么做?”

陆丽说:“那我们就秘密迎立拓跋濬为帝。”

于是,源贺与殿中尚书长孙渴侯派出重兵守卫,刘尼与陆丽在苑中拥立拓跋濬为帝,是为北魏文成帝。

陆丽于是把还是十三岁的皇孙拓跋??抱到马上,然后一起入京。刘尼骑马飞奔到东庙,大喊道:“宗爱弑杀拓跋余,大逆不道,如今拓跋??已经称帝,新帝下诏让侍卫们全部回宫。”

众人一起对拓跋??高呼万岁。源贺与长孙渴侯在抓捕了宗爱、贾周等人之后,也带兵入京,一起在宫门外迎接拓跋濬。

群臣奉皇孙拓跋濬御永安殿,即皇帝位,召见群臣,改元兴安。诛杀宗爱、贾周,具五刑,并且夷灭其三族。

尔后追尊景穆太子拓跋晃为皇帝,庙号恭宗,妣郁久闾氏为恭皇后。立乳母常氏为保太后,常氏本辽西人,因事入宫,拓跋浚生时母即去世,由常氏哺乳抚育,乃得成人,所以特别尊养,隐示报酬。寻且竟尊为皇太后。虽曰报德,未足为训。封陆丽为平原王,刘尼为东安公,源贺为西平公,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加开府仪同三司,国事粗定,易危为安。那南朝的宋天子,却亲遭子祸,死于非命,仿佛有铜山西崩,洛钟东应的情状,这正所谓乱世纷纷,华夷一律呢。开来下半回文字。

宋主刘义隆自袁皇后病逝后,潘淑妃得于专总内政。太子刘劭性情本来凶险,又回忆及母后病亡,乃是由潘淑妃所导致,不免仇恨潘淑妃,并及潘淑妃之子刘浚。刘濬(浚)知道与太子刘劭结怨对自己不利,便对刘劭百般逢迎,最终竟和刘劭由冤家结为死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时,吴兴之地,民间有女巫严道育,自称能通灵御鬼,因受丈夫犯罪牵连,被没入官府。刘劭、刘濬通过姐姐东阳公主刘英娥府中的婢女王鹦鹉,结识了女巫师严道育。

严道育攀附干进,得于面见东阳公主,自言自己能辟谷导气,役使鬼物。也许是深在皇宫,所以苦闷无聊,东阳公主这妇人家却多半迷信,遂视严道育为神巫。

严道育曾经对东阳公主说道:“神将赐公主重宝,请公主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