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直坐在角落的衣浩站了起来,不慌不忙地说:“学生衣浩,学生认为,推广耐旱作物。”
“并且,官府应在旱灾期间合理调配粮食,稳定粮价,同时可组织百姓开展副业,增加收入以度过难关。”
考官们听后,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陆明也跟着站起来补充:“学生陆明,学生认为还能鼓励民间互助,富户在旱灾时开仓赈济,事后官府给予一定奖励。”
其他考生听了,有的暗自点头,有的则懊悔自己没想到这些办法。
考官们对他们二人的回答十分满意,这一场特殊的面试,衣浩和陆明一下子就脱颖而出,也让他们在众多考生中崭露头角。
考官们本来就对这两个人颇为关注,此刻见他们如此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朝廷一直以来的大难题,心中不禁暗暗赞叹,这二人果然是不可多得的可塑之才。
“下官听闻,这两位青年才俊都是陶院长的关门弟子?陶院长真是教导有方啊!”其中一位考官满脸笑容地赞叹道。
陶院长连忙谦逊地摆了摆手,笑道:“大人过奖了,这两位学生虽然有些许才华,但与大人相比,还是相差甚远啊,日后还需大人多多指点。”
他的这番话,又引得众人一阵附和与奉承。
就在这时,陆知州见气氛渐渐轻松起来,便趁机插话道:“诸位学子们,你们的谢师文都准备好了吗?谁先来展示一下呢?”
他的话音刚落,包厢内顿时变得热闹非凡。学子们纷纷站起身来,争先恐后地报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背起早已准备好的诗词。
一时间,各种优美的诗句在包厢内此起彼伏,犹如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
就在刚刚的提问环节中,衣浩和陆明可谓是大放异彩,出尽了风头。而现在,轮到了谢师文的环节,众人都毫不相让,毕竟这可是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的重要时刻。
这些谢师文,其实大家都是提前就准备好了的。有些家境富裕但文采欠佳的学生,甚至会花钱请别人帮忙题写。
然而,陆明和衣浩却并不着急。他们两人在刚刚的提问环节中已经展现过自己的才华,所以此刻也不急于表现,而是选择给其他人一些机会。
他们俩同样也早就准备好了自己的诗词,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显得格外淡定。只见他们一边悠闲地吃着东西,一边静静地聆听着其他人的谢师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