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第三次通读报告,颜简韵和庄巧已经对报告的内容了如指掌。

她们不再局限于局部的修改和完善,而是开始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报告的标题、摘要、引言等部分进行了再次的审视和修改。

她们力求让报告的每一个部分都更加精准、凝练,能够更好地展现她们的研究成果。

在整个过程中,蒋琳琳老师始终关注着她们的进展。

她不时地走过来看看她们的修改情况,给予一些指导和建议。

她的耐心和细心让颜简韵和庄巧感到十分温暖和鼓舞。

经过三个小时的努力,颜简韵和庄巧终于完成了任务。

蒋琳琳老师接过报告,仔细地看了看,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你们的修改很到位,这份报告现在已经非常完美了。”

小主,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赞赏和肯定,让颜简韵和庄巧感到十分欣慰和激动。

她们知道,这是对她们努力的最好回报。

“你们说说你们的想法。”蒋琳琳开始考校。

她们开始娓娓道来,从文学作品的选取,到刺绣线索的挖掘,再到历史脉络的勾勒,每一个环节都讲述得清晰明了。

“我们的研究,旨在通过文学作品的视角,揭示古代刺绣的辉煌历史。

我们发现,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刺绣元素,

这些元素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习俗,也体现了刺绣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颜简韵深情地说道。

庄巧接着补充道:“而且,我们还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

发现了刺绣技法和风格的演变。这为我们研究古代刺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大家纷纷提问,与她们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颜简韵和庄巧虽然才刚大一也毫不怯场,她们用自己扎实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一一解答了问题。

“你们的研究很有创意,也很有价值。

通过文学作品的视角来探寻古代刺绣历史,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我相信,你们的研究一定会为古代刺绣历史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

颜简韵和庄巧听了,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她们知道,这只是她们研究生涯中的一个开始。

未来,她们还将继续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刺绣元素,为古代刺绣历史的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里,灯光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线缕气息。

颜简韵和庄巧坐在长桌两侧,面前摊开着一份厚重的研究报告,以及几本泛黄的古籍。

这是她们这段时间养成的习惯。

研究文学之余还实际刺绣一番。

桌上还散落着一些细小的刺绣工具和几块已经绣制了一半的绸布,上面以细腻的针法勾勒出繁复而精美的图案。

“简韵,你这次提出的复刻古刺绣技法的新方法,真是太有创意了!”庄巧双眼放光,手中把玩着一根细如发丝的绣针,语气中满是钦佩。

颜简韵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实,这个想法也是偶然间得到的。

我在阅读那些古代文学作品时,发现它们对刺绣的描述异常生动,几乎能让人看到那些绣品在眼前活灵活现。

我就想,既然文字能如此传神,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从中汲取灵感,来复刻那些失传已久的刺绣技法呢?”

庄巧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确实,古代文学里的描述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细节,是我们现代人很难直观想象到的。

比如《红楼梦》里提到的那些精美绣品,每次读都让我心生向往。

不过,要从文字中提炼出具体的技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是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颜简韵拿起一本古籍,轻轻翻开,

“你看这段描述,‘其绣品细密如丝,色泽鲜亮,针法变幻莫测,宛如天边流云’。

这里不仅提到了绣品的外观,还隐含了绣制的难度和技法的多样性。

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描述入手,尝试还原那种细密而变幻的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