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为人父母者,看待自己儿女,有天生的关爱,不分彼此,所以为儿求利,也是为己增益。”
顿了顿,周密又问道:“那么一个普度众生的佛子,这种救世行为,算不算自私?”
中年儒士继续点头,“一样也算。”
“佛子受佛法教化,得以塑造一颗救世渡难之心,此后所做的救人于水火……”
“说是救人,不如说是为了以迹论心。”
“也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佛法大义。”
“倘若一个想要凝聚无量舍利的佛陀,见一地百姓疾苦,选择视而不见,一颗佛心也会蒙尘,所以这样一看,其实圣人救世,也是私心出发。”
周密斟酌道:“凡与圣,论私心,无非是大小之分,高低之别罢了。”
“都一样。”
中年人蹲在地上,双手笼袖,“我周密读书很多,也很杂,再说说我读过的一些江湖本子。”
“江湖侠客,路见不平,怒斥一声,便是拔刀相助,甚至是舍生忘死,大不了头断血流。”
“这种豁出命去也要救人的行为,算不算是自私?”
周密抬起头,微笑道:“当然也算。”
“大侠之所以是大侠,是因为拥有一根侠骨,宁死不屈。”
“有了侠骨,就是大侠,就必须信奉那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就必须以身作则,不得干那奸逆之事,哪怕人生百年,干了无数件好事,只要做了一件恶事,都会自行碎了英雄胆。”
“所以这样一看,说是救人,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那具英雄胆魄。”
大祖略微皱眉,道:“先生之理,我听了个七七八八,但总觉着……”
“像是一套诡辩。”
周密哈哈大笑,摆了摆袖子,说道:“曾经贾生去中土文庙,将那本太平十二策呈上去时,也曾与韩老夫子有过一场如现在这般类似的谈话。”
“韩老夫子也说,我这理论,听似道理,其实深究起来,就是诡辩。”
“毕竟儒家有句话,叫做君子论迹不论心。”
大祖问道:“那么周先生不妨直说。”
“论境界,老夫在你之上,论学问,我是蜉蝣,你是青天。”
周密直言不讳,“我儒生周密,自落地蛮荒,从无私心。”
大祖说道:“何以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