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送走铁牛

第364章 送走铁牛

半个月后,在全家人的目送下,铁牛带着陈大宝和李二狗跟随着寇老大的大军,开拔前往西北驻地。

几个小的又哭又嚎,嘴里喊着“大哥不要走”,小刘氏也哭湿了罗帕,殷殷叮嘱。

至于赵大壮,则偷偷给儿子兜里又塞了几张银票,告诉铁牛千万不用省钱,缺钱了就和家里说。

而赵娇娘则将事先预备好的棉鞋棉衣都塞进了随行的车里。

该说的话那天已经说的差不多了,赵小山拍了拍比他还高的铁牛,也塞了一张银票过去,叮嘱道:“好好干,我们等着赵大将军凯旋归来。”

这钱还是他将现代的几种跳棋的画盘和玩法画了下来,卖给了一家大规模的木器作坊,一共卖了三百两银子,就为了今天给铁牛送行用的。

他是个没用的人,不敢光明正大的从昌平那要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好在昌平大事上还算过的去,让她哥哥兰郡侯淘了一把好弓和一把相当锋利的匕首,另外又让家里下人准备了一些衣衫鞋袜。

这些东西送下来,铁牛光拉货的就用了一辆车,看的寇老大眉头紧皱脸都黑了。

若不是看在铁牛是赵小山亲侄子的份上,寇老大坚决不会允许像铁牛这样拖家带口搬家似的投军。

直到大军慢慢消失在地平线,赵家人才慢慢往回走。

送走了铁牛,每个人心里都涩涩的。

小刘氏喃喃道:“都九月的天了,听说西北那边都快下雪了,也不知道这孩子能不能遭的住。”

这孩子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家里唯一的孩子,那时候家里穷,铁牛跟着一起吃了很多的苦,那时候家里没有那么多布,铁牛便天天光个屁股在外面跑来跑去的。

那时候村里谁家煮了肉,他离得老远都能闻到,跑过去就站在人家门口,怎么拉都拉不走,一问就是要站在他家闻闻肉味,说是多闻一点肚子就能饱了。

赵小山还记得刚穿来时自己和二黑子一起去山里抓蛇,一顿蛇羹把铁牛吃的肚子溜圆,天天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小叔小叔的叫。

不知不觉中,原来的小萝卜头也长大了,长大到开始独自打拼,投奔沙场了。

唯望他: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