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为进为什么传播了垃圾谣言?

《网民林为进,80岁的人,到处传播转基因低劣谣言!》

我刚刚浏览到,一个在头条上注册ID为“林为进”,自诩为80岁的企业退休人员,在头条上大量的传播低劣谣言。这些谣言,没有任何常识,没有任何逻辑,一看就是连初中生物学课程都没有掌握的人胡编乱造出来的垃圾谣言。完全可以肯定,此截图中的“亲切星辰h”,不懂生物学,不懂技术,不懂农业,不懂自然界,不懂客观规律,不懂哲学,不懂实践,不懂逻辑学,不懂生活常识,不懂分析对比,不懂独立思考。

你一个80岁的人,吃了那么多的饭,经历那么多的事,理应为年轻人做良好表率,即使自己不懂,也应该询问一下专业人士,但是你竟然对如此胡编乱造的垃圾谣言如获至宝,在头条上大量的传播!你80岁的人了,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怎么就被这种垃圾自媒体欺骗了呢!

你传播的那些个截图中,完全是胡编乱造的内容,偏偏欺骗了很多国人。

恕我直言:

这很不应该!所以,我在此提出公开批评。

这个林为进传播的谣言,来源于一个莫名其妙的,不知道什么人,但是一看就是半文盲胡编乱造的垃圾谣言,是一个截图。大致内容是:

有人说,自然界有物种界限,这个界限规定了物种有不同基因,不同染色体。而转基因是将不同基因编辑在一起。

所以,1,转基因的结果是,由于染色体的不匹配,就没有繁殖能力。

所以,2,搞乱了自然界的物种界限,冲击了自然法则。自然法则是真理。所以,转基因是冲击自然法则,是冲击真理。是在自然生态搞基因污染,使得各物种倒退,直至灭绝。

我想说的是,即使用这个地球上,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简单的常识和逻辑,也能看出上述内容是胡编乱造的!

我先反驳第一条垃圾谣言:

有人说,自然界有物种界限,这个界限规定了物种有不同基因,不同染色体。而转基因是将不同基因编辑在一起。所以,1,转基因的结果是,由于染色体的不匹配,就没有繁殖能力。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工程育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基因的结果是由于染色体的不匹配就没有繁殖能力”这一观点,存在难以置信的,非常低级的诸多错误和片面之处。以下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科学原理来进行反驳。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转基因技术是在深入了解基因功能和生物遗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精准操作,并非简单地将不同基因随意编辑在一起。而且,转基因生物是完全具有正常繁殖能力的。

例子一:转基因抗虫棉

转基因抗虫棉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 Bt 基因转入棉花植株中,使其表达出能够杀死棉铃虫的蛋白质。经过多年的种植和观察,转基因抗虫棉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虫性能,而且能够正常繁殖。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转基因抗虫棉的种子可以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棉花种植资源。这充分说明,转基因技术并没有导致棉花因染色体不匹配而丧失繁殖能力。

从基因层面来看,Bt 基因的转入并没有打乱棉花本身的基因结构和染色体配对,而是在原有基因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这个新增的基因在棉花细胞内按照正常的遗传规律进行表达和传递,不会影响棉花的生殖过程和繁殖能力。

例子二:转基因三文鱼

转基因三文鱼是通过转入生长激素基因,使其生长速度大幅提高。经过严格的监管和评估,这种转基因三文鱼已经被批准上市。它们在养殖环境中不但能够正常繁殖,并且产生具有繁殖能力的后代。

在转基因三文鱼的培育过程中,科学家们精心选择了转入的基因和导入的方式,确保其与三文鱼自身的基因组能够和谐共存。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促进了三文鱼的生长,但并没有破坏其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再次证明,转基因并不会导致染色体不匹配和繁殖能力的丧失。

例子三: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大豆是全球种植面积广泛的转基因作物之一。常见的转基因大豆品种如抗除草剂大豆,通过转入抗除草剂基因,使其能够在喷洒特定除草剂的情况下正常生长。

大量的田间试验和实际种植数据表明,转基因大豆具有稳定的繁殖能力。农民可以每年播种转基因大豆的种子,并收获新的种子用于下一季的种植。在这个过程中,转基因大豆的染色体配对和遗传信息传递都没有受到影响,繁殖能力得以保持。

从分子机制上分析,抗除草剂基因的插入并没有干扰大豆生殖细胞形成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配对和分离,从而保证了生殖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受精,最终实现了正常的繁殖。

例子四: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玉米也是农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转基因作物之一。例如,一些转基因玉米品种具有抗虫或抗除草剂的特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实际生产中,转基因玉米能够像常规玉米一样进行繁殖。其花粉能够正常传播,与其他玉米植株杂交或自交,产生具有活力的种子。这表明转基因玉米的染色体在遗传过程中能够正常配对和分离,繁殖能力没有因为转基因操作而受到损害。

通过对转基因玉米基因组的研究发现,导入的基因在整合到玉米基因组后,遵循了玉米自身的遗传规律,没有引发染色体结构的严重变化或不匹配,从而保障了繁殖的顺利进行。

例子五:转基因水稻

我国科学家培育的一些转基因水稻品种,如抗虫水稻等,在实验和小规模种植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状和繁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