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退位诏书

在这艰难时刻,帝国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却得不到他们应有的支援,这种推诿让马超感到寒心。

认为他们都已经被功名利禄蒙蔽了双眼,而坐视华夏大地被倭寇肆虐,却不肯舍弃既得利益。

在汉中府内集结的中亚军团,不断消耗着帝国有限的战争资源,却迟迟不肯东进入湖广,去配合朱媺娖对倭寇的大反攻。

在云南和广西境内的南越军团,更是让马超有一种被人欺骗的愤怒,甚至产生了想杀人泄愤的冲动。

原因是那支被他赋予重望的军团,竟然是一支使用老旧火绳枪和冷兵器的部队。

而且南越军团的士兵组成复杂,分别来自印度半岛上的三十多个部落,还有缅甸的七八个部落,军中语言竟然多达十五六种。

试想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在战场上如何能做到令行禁止,协同作战?

马超怎能不为之动怒,又有何脸面再继续当这个皇帝?

他深感自己当年的决策出现了重大失误,对三大盟国的殷殷期望,除了额哲的蒙古国鼎力相助外,如今却都已经化为了泡影。

抗倭战争自澎湖海战爆发后,已经过去了一年半时间,先后投入了一百多万中国军队,却始终被倭寇压着打。

如今高杰军团成功开辟第二战场,登陆倭国本土作战,这本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可自己却再也没有力量去策应他们了。

白莲教所谓的《天命论》大行其道,蛊惑人心。随着人民军在战争中屡遭失败,以此为借口的投敌卖国者比比皆是。

太多意志不坚定的人,被《天命论》中的歪理邪说所迷惑,为了一己私利,背叛国家和民族,心甘情愿的去充当倭寇的走狗。

抗倭战争中已经死了太多的人,如果再这样慢慢耗下去恐人心思变,倭寇扶持的傀儡政权反而会愈来愈强大,帝国反而会越战越弱。

唯有自己这位皇帝当机立断,抱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必死之决心,才有可能收拢人心,挽狂澜于既倒。

让我们拨动时间的转盘,回到一个月前的上海工业区,来看看倭寇军队大本营内,都发生了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