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引路,林暖暖自然不会拒绝。
只是,她如果知道王寡妇的想法,心里恐怕要笑了。
造纸厂的规模,是另外两个厂子不可同日而语的。只有人手不够的,哪里会有嫌人手多的。
沧州境内,大一点的村子,也就百十来人。正常村子,六七十人,已经顶天了。
林暖暖要的人口,恐怕不是一两个村子能够满足的。不过因为怕吓到众人,所以她从未透露过造纸厂的规模。
乔松柏、林暖暖,跟着王寡妇,坐着牛车,朝榆树村驶去。
坐在车上的王寡妇,原本是打算推销自己家兄弟的。但是看到乔松柏在车上,又有些不好意思,担心他误会了,以为自己是想给林暖暖相亲。
这扯了半天,王寡妇还是没有介绍自己家的兄弟。
反倒是,那株大榆树越来越近了。
“我们快到了!”赶着牛车的王寡妇,看到那株大榆树,心里面别提有多高兴了。
须知道农村里面,牛可是重要财产。
她现在驾着牛车回娘家,这可不是倍有面吗?
林暖暖远远地看着榆树村,心情不太美好。
林家村,是她在这个世界,见过的第一个村子。长桥村虽然是第二个,但是它是折冲府手下的,有些不一样。
所以,实际上来说,榆树村,才是她真正意义上见过的,第二个村子。
“都一样啊。”
看着破败不堪的村庄,林暖暖心生感慨。
原来,所有的村子,都一个样子。
现在的榆树村,与她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林家村,没有什么两样。到处都是破败的稻草屋,村民们都是死气沉沉的。孩子们,也都没有什么精神。纵然不像林暖暖当时那样,几近饿死,但是他们的神色,充分解释了面黄肌瘦这个成语。
不对!
榆树村实际上更惨。
随着牛车逐渐靠近,林暖暖听到了榆树村内吵闹的声音。
“周大头来了。”王寡妇远远看过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周大头,真名叫周富贵,因为肥头大耳,天生大头,所以村民们给他起了这个外号。
他是附近有名的豪横地主。
去年闹饥荒的时候,各村都自顾不暇。林家村因为林暖暖的河豚肉、野猪肉,还算勉强过得去。
但是榆树村不一样了,因为闹饥荒,大家根本过不下去。
于是不得已,活不下去的村民们,就把田地,卖给了周富贵,成为了他们家的佃农。
佃农与农民不同,替地主白打工不说,碰上点事情,种了一年的田,还要倒欠地主银子。
现在周大头闹的这家,就是村子里最穷的杨二白家。
杨二白穷归穷,可偏巧的是,他有一对如花似玉的双胞胎女儿。
去年活不下去的杨二白把田卖给了周大头,成为他们家的佃农。
可是,今天,周大头闹上门来,说杨二白当初签的是个抵押借据。用田做抵押,借周大头家三十两银子。约定在来年二月底还,连本带息一共五十两。
如果还不上,就把田,还有两个女儿,给了周大头。
“嘶。”林暖暖听到五十两的时候,吸了一口冷气。
五十两,这可是五十两啊!
王寡妇说到这个数的时候,也是惊叹。
“这摆明了周大头坑杨二白。但是白纸黑字的凭证在这里,也没办法啊。”
林暖暖与乔松柏、王寡妇,正在院外看情况。
此时,原本色眯眯地盯着杨家姐妹花的周大头,朝外看了一眼。
丰神俊朗、飘逸绝伦的乔松柏,就这么入了他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