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和卡洛尔一个籍籍无名的女画家的身份不太相符。
罗辛斯认为这是作品中的一个明显的疏漏,这也是他认为顾为经的论文是一场骗局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非常经典的阿咯琉斯之踵。
“钛白,它就是《神探夏洛克》里演的那样,出现在假画上的不可能存在的星星。”罗辛斯摊开了手,如此说道。
艺术行业不少涉案金额上千万美元的精巧的大骗局,卖家把作品的背景传承来历编排的天衣无缝,模仿笔触,模仿时代风格,机关算尽,最后往往就是栽在这样一管颜料上的。
曾经一张经过中间人交易,骗了德国收藏家1200万刀的印象派作品的伪造骗局,最后暴露的原因,便是在1890年代的作品上,出现了1908年克朗诺斯公司生产的特质颜料。
豪哥的造价团伙里为了杜绝这样的问题,就有专门的“化学家”存在,做大单子时从来都自己手工配置生产颜料,谁出现把铅白错用成了钛白的失误,搞不好可能要切掉根手指谢罪呐。
亚历山大则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些小事上挑剔。
金泊牛排不常见,不代表就一定吃不到金泊牛排。
就不准人家乐意烧钱了还是咋地。
既然这是有可能会发生的,他就能拿出不同的解释方式。
罗辛斯只是注意到了画面中出现了稀有的颜料,而非《神探夏洛克》里演的那样,注意到了假画上出现了一颗不可能存在的星星,就请他不要把自己幻想成夏洛克,抓到点似是而非的细节,就以为自己破了案。
“它不是锱珠必较破案游戏,这是一场学术讨论。”亚历山大指责道,“我们探讨的是一种可能性。”
对此。
罗辛斯完全无愧于大喷子本色。
当场就喷了回去。
“锱珠必较?这叫专业学者的严谨与责任。”罗辛斯当场就是一个战术后仰,把他对于亚历山大的不屑彰显的淋漓尽致。
“嗬,你这种只会搞噱头出来哗众取宠的三流学者,是不会懂的。”
那姿态看得亚历山大火冒三丈。
他体会到了顾为经之前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恨不得当场冲过去,照着罗辛斯的鼻子邦邦来上两拳。
除了关于白颜料的讨论以外,围绕着论文所产生的争议还有大同小异的几处。
整体情况还都在可控的范围内。
能够回答的问题被顾为经一一回答。
有些问题连顾为经也无法立刻给出答案,则由嘉宾补上。
四周的谈话嘉宾年纪比他大,阅历比他深,专业的背景比他深厚的多,因此,他们主导了整场对话的进度,也提供给了顾为经很多新颖的思考角度。
比如白颜料。
他对艺术史没有熟悉到这样的地步,并不清楚不同种类颜料的演变历史,写论文的时候,也忽略了这一处细节。
是旁边的亚历山大先生一直替他和罗辛斯对话。
而实在无法被讨论出结果的那些问题,大家提出各自的观点后,暂时被搁置在一边。
伊莲娜小姐很少开口。
在顾为经以及三位嘉宾僵持不下的场面里,她用最少程度的话,占住了采访最大程度的主导权。
每次安娜只要开口,其他嘉宾就必定会闭嘴,而她也必定会切中问题的要害。
多次某个话题快要争吵到不可开交的时候,都是女主持人平息了嘉宾们之间的争端。
她是经验丰富的骑士。
信马由缰,任由身下的烈马随意的奔腾,肆意的展现自己的野性,直到舞台上的采访进入到某个Y字形的岔口的时候,才会用力夹住马腹,狠狠的抓一下缰绳,让它按照自己的意愿,拐进某处所在。
终于。
当面前的采访又一次升温,进入互不相让的僵持状态下的时候。
“应该可以了。”
安娜对自己说。
该表的态都表过了,该陈述的观点,也都陈述好了,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讨论,无论台下的观众在心中持何种立场,都该对这篇论文的情况,有了全方面多角度的认识。
很好。
这一次。
伊莲娜小姐不再是操控着战马拐向某个岔道。
“啪,啪,啪。”
安娜轻轻的鼓起了掌。
又吵作一团的罗辛斯和亚历山大两位学者闻声猛的抬起了头,长长的吐气,跟被女骑士小姐往后拽住缰声用力拉停,打着响鼻,前蹄高高扬起的马儿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