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楚人们设想的血腥战场并没有到来,秦人一直都在外围扎营,除了围困鄢城之外没有其他的动作。直到风雨骤起。
“施术者?!”
“风伯雨师?这不是周天子那里才有的不传之秘吗?”
不远处流向东南的夷水借助风势,竟然掀起了滔天的巨浪。李克拉情绪稳定,只是吩咐索锐:“准备好,我们趁着水势,顺便南下郢都,只有在郢都的任务完成,我们才能离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
长江沿岸的各族水性不差,按理来说就算是鄢城完全被淹没都不会有事,但是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天灾,滔天的洪水之后,紧随而来的是精锐的秦军。
无数还泡在水中的楚国精锐被秦军屠杀,在军功爵制的刺激之下,他们可不管战场上的敌人是军人还是平民,杀红眼的秦军很快就让浑浊的洪水变成了可怖的猩红。
一个高大的龙人端坐在擂鼓台附近的高台上,漠然的看着秦军在“挣军功”:“南下郢都。”
李克拉一路上收拢了许多的溃兵,知道了鄢城的惨状,消息也很快传回了郢都。
郢都之中还没有布置完成,秦军很快就兵临城下。一个熟悉的兵种出现在压迫城池的秦军当中,骑兵,现在已经到了战国的后期阶段,不说赵国名满天下的骑兵,有能力的各国都有训练骑兵作为穿插的作战兵力,战车的数量逐渐稀少,这个曾经国力代表的标志性兵种正在退出历史的舞台。
狂风骤起,有了鄢城的教训,楚国将军们首先就把周围的隐患排除,所以这次是两国的正面对决。熟悉的狂风,熟悉的箭雨,吸收了韩弩长处的秦弩顺着狂风打在楚国的军阵当中。
楚军甲胄轻便,披甲率较低,如果是正面与秦军对抗,败亡只是早晚的事情。楚军很快分成小股,借助熟悉地利的优势,昼夜不停对城外的秦军展开骚扰。
时不时还能组成一股正规力量,与秦军开展小规模的战斗。
但是很快,随着骑兵加入战场,这些来去如风的机动兵力让楚人的小股部队无处可逃,战场很快就压缩到了郢都城墙附近。
惨烈的攻城战拉开,这次李克拉着实被上了强度。不怕死的秦人顶着楚军密集的箭矢,红着眼睛,挂着箭矢爬上云梯,城墙很快成为血肉磨坊。
龙卫守护的一段城墙还好,秦军多次突破未成就放弃了这块硬骨头,转而向其他方向进攻。
正在倚靠着城墙短暂休息的李克拉只感觉天空一暗,抬头就发现正面秦军的北城墙上方有许多的巨鹰在盘旋。
“坏!”李克拉才发现,整个北城墙岌岌可危,而守护城墙的将领被城下发射的弩矢钉在了女墙上,生死未知。而白起抓住了这个北城墙缺失指挥的短暂瞬间,秦锐士骑乘着巨鹰从天而降,成为了压垮郢都防御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不可为,李克拉隐约记得王来与自己说过,这场战役楚王最后落荒而逃,就意味着白起没有对郢都完成合围。既然最正面的一大段城墙已经丢失,作为来自赵国的雇佣兵,李克拉毫无负担的带着龙卫果断跑路。
发足狂奔,一路上所有的秦国斥候以及合围的追兵都被甩在身后,到了一处山地,李克拉才敢喘口气,回望那条已经盘桓在郢都上空的巨大黑龙。
李克拉摇头一笑,他这五百人,在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连一颗沙粒都算不上,亏他还想着要改变历史。连续两场战役,白起的战争艺术已经在李克拉脑海当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楚国蛮夷,不足为道。”这是赵国国君听完李克拉汇报后的反应。
现在赵国一肩担起了抗秦的使命,虽说是从战略上轻视对手,但是赵国对于秦国的布置也应该要开始了。
白光闪过,李克拉嘴里嘟嘟囔囔:“九十五,我倒要看看九十六有什么玄机?”
但是在九十五层的休息区,李克拉看到了一座阴森森的大营,以及脸色不是很好的白起。
“你最终还是来了。”
“见识了武安君的指挥艺术,接下来应该是重头戏?”
“那里面的那个不是我。”
李克拉当然知道,他在守城的时候看到了在擂鼓助威的白起,一个高大的龙人,自然不是眼前的中年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