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票房保3争5,或争6(万字更新!)

择日走红 宋不留春 6051 字 26天前

陆严河带着一座金球奖的奖杯和其他人一起回国。

以春节为临界点来算,这是他今年拿到的第二座剧本/编剧的国际大奖。

他很满意,也很知足。

而他的这个收获,也让广电的人很满意。

在国际奖项这一块,陆严河这边每年都在稳定产出,还带着别人一起产出,让他们工作报表上有东西可写。

这也是陆严河的作品为什么在国内基本上不会遇到阻力的原因。

因为他的作品能给方方面面的人提供好处,所以,方方面面的人都会帮他摆平阻力。

广电马上就要举行《老友记》座谈会。

恰好第二季正在热播,《老友记》又在金球奖拿了奖。

但是,陆严河根本没时间,一月对于他来说,是“死亡月”。

《老友记》最后几集的拍摄,春晚彩排,剧集类凌云奖的评选工作。

以及,这周五,《电话》将上映。

原本定于元旦档上映的它,因为不可抗力因素,延后了一周(实际上是因为作者我写忘了)。

所以,回国以后,陆严河他们第一时间回剧组,排练,拍了一集《老友记》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去赶《电话》的首映礼。

《电话》专门做了一个盛大的首映礼,不是找个电影院搞好友专场那种,有红毯,有明星好友捧场,有二十多家媒体在现场拍照摄影的那种。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电话》这部电影的市场定位,就是商业悬疑惊悚片。

这类片子在国内市场,注定不是大体量的票房,但是,宣传营销得当,也许能够做出3-5亿的票房成绩。

这需要一些大暴光——

尤其是在电影由江玉倩这位当红女演员领衔主演,又有陆严河担任编剧的情况下。

电影最需要的就是让观众知道有这么一部电影上映了,快来看吧。

-

必须要说,这个时候,他和江玉倩在金球奖刷的一波热度,对《电话》的正面影响还是挺大的。

陆严河专门邀请了整个《老友记》剧组一起盛装出席了《电话》的首映礼。

除了他们之外,李治百、陈思琦、黄楷任等有空的,也都来了。

星光璀璨。

举办这样一场首映礼,不算明星艺人的出场费,要办得相对豪华一点,需要大约七十万左右的预算,从场地租借布置、工作人员的酬劳、媒体车马费等等,所以,在网络时代,一般很少有电影方会做这样的首映礼了——性价比不高。

《电话》是因为江玉倩、陆严河他们本身就是制片人和投资人,肯定是免费站台吆喝,其他的明星艺人好友们,也基本免费,只有主持人是现请的,要花钱。所以,他们做一场首映礼,在明星艺人出场费上,可以节省很多。

因为基本上金球奖和《电话》的首映式可以说是无缝衔接。

当陆严河一出场,来到媒体采访区,几乎所有人都在问关于金球奖的事情。

陆严河说:“说实话,我们一部国外的非英语剧集,能够在金球奖拿到这么多提名,本身就是一种认可,至少我会这么觉得。其他提名的剧集当然也很优秀,主创们都很优秀,但我也相信,我们自己同样是很牛的,如果不是我们努力地坚持了这么久,也不会有金球奖的提名。”

记者笑着说:“大家都说,如果你在《六人行》第二季和第三季没有缺席的话,说不定这个系列早就开始在国际上拿奖了。”

“那怎么可能,《老友记》到今天为止所取得的成绩,我说的是奖项方面,都完全是因为观众爱看,所以形成了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很清楚,这部剧的题材和表演方式,包括人物的形象,都不是主流奖项所倾向和喜好的。”

“那《电话》有希望为两位女主角拿到表演奖项的提名吗?”马上有记者问。

陆严河摇头,说:“我不知道,这得看后面那些剧奖项的评委是怎么看这部电影的,但是,玉倩姐和王静两个人的表现,绝对是精彩的,我已经看过一些片段了,非常惊喜。而且,演员演一部电影,能不能拿奖绝对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在看电影之前,大家还是先忘记这件事,抱着一个正常心去看电影吧,看完之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件事。”

陆严河接受了这几个采访以后,点点头,表示自己要先走了。

-

“这纯粹就是一次尝试,这种题材,悬疑、软科幻、惊悚……很多类型元素。”

陆严河进入后台休息区后,跟前来捧场的王重导演聊起《电话》,被问起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部电影剧本,便这样解释道。

王重说:“你创作的题材还真挺多变的。”

“是的,因为脑袋里面真的有很多故事。”陆严河笑着说,“而且,我经常做梦,每一次做梦就是一个很完整的故事,醒来之后,就把故事写下来就好了。”

他总要给自己为什么能够想出这么多不同的故事找一个理由。

做梦。

这就是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毕竟,任何人都能够接受,一个人做梦的时候,梦到的内容,可以完全是一个跟自己生活毫不相关的故事,而且,一个晚上,一个梦,就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王重跟陆严河说:“《大红灯笼高高挂》大概率会进入今年西图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了,到时候,你有空跟我们一起去西图耳吗?”

陆严河说:“得看具体是哪几天,如果《大红灯笼高高挂》今年能够入围主竞赛,那还挺好的,今年刘毕戈也是主竞赛的评审团评委之一。”

“我听说你本来也是,但是你婉拒了?”

“对,做评委的话,前前后后大约要小二十天的时间搭进去,我实在是腾不出这么多的时间来。”陆严河说。

王重:“今年比卡洛电影节联系了我,想找我去做评审团主席。”

“啊?”陆严河惊喜地看着王重,“真的吗?这太棒了。”

王重:“希望你今年能来比卡洛捧捧场啊。”

“我争取。”陆严河说,“那今年华语电影不应该多往比卡洛送一下?”

“听说今年比卡洛那边选片也不是很顺利,很多的片子都被西图耳抢走了。”王重说,“稍微弱一点的,也被威尼斯抢走了,现在比卡洛在国际四大里面,影响力稍逊一筹。”

“它的商业化程度做得不是很高嘛,在四大里面,属于最小众的。”

“你呢?你有片子吗?如果适合的话,可以送比卡洛?”

“我?我手头上还真没有适合再送国际电影节去参赛的片子了,《龙门客栈》顶多送荷西,但荷西也未必待见,除了这个,这个月刚开拍的《小鬼当家》也好,或者是好莱坞那几部也好,全都是纯正的商业片,根本不可能进门。”陆严河说。

王重:“那就可惜了。”

陆严河:“是啊,可惜了,其他电影人毕竟有文化壁垒,人家能不能真正看懂我们要表达的东西,真的靠运气,碰上一个好的、懂的评审团主席,就能像《三山》一样获得一个好成绩,但要是没碰上,就糟糕了。”

“其实你的运气还挺不错的,你基本上没有一部片子被埋没,几乎都获得了即时的正面反馈。”王重说。

陆严河点头。

“确实是这样,运气很好,我承认。”

王重:“跟陈碧舸拍了两部电影,我还没有正儿八经地跟作为演员的你合作过一次,等《大红灯笼高高挂》弄完了,我们好好弄一个本子,拍一部电影?”

“是想让我主演吗?”

“对。”

“行啊。”陆严河点头。

王重说:“虽然我现在也还没有想清楚,弄一个什么样的本子。”

陆严河笑了笑。

“导演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本子?你是想自己写,还是我来写?”

“都行啊。”王重笑了笑,“只是连着做了《三山》《胭脂扣》和《大红灯笼高高挂》,我想做一个稍微不那么沉重的戏了。”

陆严河点头。

“明白。”他说,“那我就等你召唤咯,打算什么时候开拍,你提前告诉我一声,我把档期给您留出来。”

“嗯。”王重点头。

-

还好,因为《电话》是一个双女主的电影,陆严河也不用担心自己抢了男主角的风头。

陆严河作为《电话》的主创,一直在张罗,欢迎着大家的到来。

一直忙到电影准备开始放映了,陆严河才能停下来。

江玉倩和王静就坐在他的旁边。

屏息凝神。

电影从一开场,就处于一种非常阴暗的色调里,没有做任何的遮掩,背景音乐都是隐隐约约带着几分清冷的。

江玉倩在这部电影里,用的是一个“伪素颜”的状态。

很漂亮。

没有浓妆艳抹,但涂了点口红,开车回老家。

这跟江玉倩平时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形象很不一样,专门把妆容做“素”了,但没有往丑了做,而是另一种风格,所以,一露面,她这个形象就让大家耳目一新。

陆严河很认可这一变化。

因为,一个演员的脸被观众认识久了,一定是会因为变得熟悉而失去新鲜感的。这种时候,演员就一定要在电影出场的人物造型上下功夫,比如长发变短发,比如通过体重的变化,稍微改变一下形象和人物感觉,比如完全做另一个风格。

不是一定要完全整容一般才可以改变固有的印象的。

汤唯在《晚秋》和《北京遇见西雅图》两部电影里,其实脸就是那张脸,但给人的感觉却很不一样。前者是带着几分颓废的文艺属性,后者则是妆容更精致的都市女孩形象。

章子怡在《一代宗师》里的形象也是——

当时已经成名十余年、那张脸被不知道看过多少次了,王家卫却仍然拍出了她从未被拍出来的一面。尤其是她和梁朝伟走在那条寂静无人的路上,看着满街寥落的招牌,抬起头看去,那一瞬间的素净与眼神里的落寞,几乎形成了她可能再也无法复现的一幕。

电影里的江玉倩,在开场前二十分钟,几乎是属于她一个人的独角戏时间。

陆严河在看电影之前,心中最担心的是江玉倩在这部戏里演得用力过猛。因为江玉倩她不是没有演技,她是有点不会举重若轻地做减法。

但是,让他很惊喜的是,江玉倩终于改变了她的表演习惯性风格,选用了一种更内敛的表演方式。

陆严河小声在江玉倩耳边说:“玉倩姐,你给我的感觉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江玉倩笑着跟他说:“你没发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