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行万里路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光里,木归客怀揣着闯荡江湖的梦想,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与母亲的比剑切磋之中。

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发起挑战,尽管每一次都以战败收场,但他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气馁与沮丧,反而斗志昂扬,越挫越勇。

每一次失败后,他都会总结失败的原因,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之后更加刻苦地练功,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她每天都要练满八个时辰,仿佛不知疲倦的苦行僧,在剑术的道路上执着前行。

终于,在第二百次比剑时,木归客施展出了自己苦心琢磨出的一招。

这一招,凝聚了他八年来研习剑术的精华,每一次练习时的汗水,每一次思考时的专注,都在这一招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母子俩拆了千余招,木归客使出了自创的招式,以精妙至极的技巧,险之又险地胜了母亲一招半式。

木归客获胜的那一刻,兴奋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涌上心头。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大声欢呼道:“娘,我赢了,我是不是可以出去闯荡江湖了?”

木夫人望着欢呼雀跃的儿子,心中十分欣慰与喜悦,同时又为儿子感到自豪。

她眼中满是慈爱,轻轻点了点头,柔声道:“为娘答应过你的,只要你比剑获胜,就允许你去江湖游历,为娘自然不会食言。”

其实,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木夫人心中一直牵挂着儿子闯荡江湖的事。她曾特意前往四方城,将儿子决心去江湖游历的想法,原原本本告知了木渊峙父子。

木艇舟听闻此事后,眉头紧锁,坚决不同意。在他看来,儿子如今修为低微,就这样贸然踏入江湖,在高手如云的江湖中闯荡,无疑会给家族抹黑,丢了家族的脸面。

然而,木渊峙的看法却与儿子截然不同。他以一种更为豁达和开明的眼光,看待孙儿的这个志向。在他心中,孙儿能有这样的志向,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事情。他觉得,年轻人就应该有闯荡世界的勇气和决心,作为他的家人理应全力支持他的决定。

所以,木渊峙作为一家之主,当即拍案做出决定,同意了孙儿去江湖游历之事。

木艇舟虽然心中仍有顾虑,但他不敢违抗父亲的决定。无奈之下,他只好嘱咐了妻子几件事后,便不再过过问此事,虽然他表面不同意此事,心里却为儿子有这样的志向和决心而感到高兴。

在木夫人离去之时,木渊峙将几样事物郑重地交到她的手中。他对儿媳千叮万嘱,在孙儿离家远游的那天,务必将这些东西交到他的手上。

木夫人郑重其事的答应,将东西妥善保管好,便匆匆返回了家中。

此时,木夫人满眼爱怜地看着儿子,她一脸认真地说道:“客儿,你从小到大从未出过远门,对于在江湖上如何为人处世,可谓一窍不通。为娘仍有顾虑,实在放心不下,所以为娘决定在之后的半年中,带你到南城附近的几座城中走走,让你见见世面。只有这样,半年之后你独自上路,为娘才能稍稍安心。”

木归客深知母亲是为自己着想,明白母亲是担心自己不谙世事,初入江湖时会因为不懂规矩而吃亏。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对母亲的关怀倍感珍惜,当即欣然答应下来。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木夫人带着儿子离开家门,在家乡附近几座城池游历,领略着各地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每到一处,木夫人都会细致入微地为儿子讲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文历史。

她会教导儿子如何与形形色色的人相处,如何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去判断其性格,如何在与人交往中真诚待人,如何巧妙地处理矛盾与冲突,如何在复杂的江湖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判断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是非对错。

除此之外,木夫人还格外注重培养儿子在外自我照顾的能力,诸如晓行夜宿、寻找水源食物以及缝补衣物等等。

她深知,只有儿子学会了这些生活技能,在独自闯荡江湖时,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时,才能游刃有余。

木归客自然用心去记母亲所说的每一句话,用心去学习每一项技能。

这半年的所见所闻,令他受益匪浅,眼界得到了很大增长。

这段旅程很快结束,母子俩随后回到家中。

同年九月,秋意渐浓的一天,木夫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开始为儿子收拾行囊,准备他出门在外的所有用物。

等到翌日天明,木归客便要告别家门,独自一人踏上江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