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木归客眨了眨眼睛,歪着头提出质疑:“是妖就得铲除吗?可它也没做什么坏事呀?”
尚疏狂看着木归客,不禁淡淡一笑,解释道:“如果是刚成精的小妖,心智不过只是初步开悟,很难分得清人世间的是与非,若是沾染邪念,走上邪路,那么后患无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木归客却并不赞同,他摇了摇头,说道:“天师府的文先生教过我们,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下来,天性都是差不多的,其实没有好坏善恶之分,纯净的就像一张白纸,全靠后天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熏陶,彼此习性才会形成巨大的差别,从而有的人走上正路,而有的人走上邪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这个道理。”
说到这里,他稍稍顿了顿,像是在整理思绪,随后继续道:“妖者,自然之精灵也,刚刚修炼成形的妖,已经初步具备灵性,拥有和人一样的思维方式,它们和初生的婴儿一样,纯洁得像一张白纸,好坏善恶是需要慢慢去学习理解的,如果因为它们是妖就一棒子打死,那未免有逆世间之生存法则,也违背了我们修炼的初衷。南方边境发生蛮妖之乱,天师前辈们也没将它们全部诛杀,而是将它们圈禁起来,正是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赶尽杀绝非正道所为。我们天师府有过世训,以善为本,只诛恶妖,其余度之,方为大道。”
他说得头头是道,仿佛在传达着他所坚信的真理。
尚疏狂着实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小少年,年纪轻轻竟懂得这么多大道理。自己仅仅说了两句话,对方就引经据典,说了一堆东西来反驳自己。
他心中不禁觉得既好气又好笑,无奈之下,他只能连连点头,说道:“你说得有道理,我不分青红皂白,就想将人家诛杀,实在是犯了杀戒,失了慈悲之心,罪过罪过。”
他说着,放下碗筷,双手合十,做了个“阿弥陀佛”的手势。
木夫人瞧着一大一小两个人,不禁觉得好笑。她看着儿子,眼神中满是宠溺,伸出手在儿子脸颊上轻轻一捏,温柔地说道:“客儿,你话多了呀,尚少侠是客人,你怎可抢客人的话,这样没有礼貌。
尚疏狂微微一笑,心悦诚服地道:“婶子,木归客说得很有道理,在下受教了。”
木归客听母亲这么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于是转移话题道:“娘,你接着讲,那金鲤鱼口吐人言,然后呢?”
木夫人轻轻点头,接着讲道:“那金鲤鱼对王渔夫说,自己不日便可化龙飞升,让他放自己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