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的日头毒辣得能把人晒脱层皮,周若琳踩着泥泞的山路走在最前面。她雪白的运动鞋早已沾满红土,却依然走得轻盈,"看见前面那些蓝色棚子没?那就是矿工村。"

楚健抹了把汗,潮湿的空气中漂浮着矿石粉尘。远处传来爆破声,震得山雀扑棱棱飞起。

沈世杰拄着登山杖直喘气:"周大小姐,你确定这鬼地方能收到好料子?"

他们转过山坳,眼前豁然出现成片的铁皮窝棚。

几个赤膊的矿工正蹲在屋檐下分拣矿石,黝黑的脊梁上淌着油亮的汗珠。突然,有个戴草帽的大叔冲他们招手:"老板要看石头吗?家里有好料子便宜卖。"

说的居然还是中文。

然而,周若琳习以为常。

来这里收料子的老板,通常都是中国人。

说句难听的,绝大部分的翡翠都是中国人消费。这里的人严重依赖中国人,所以会中文是很正常的事。

"行,去看看。"周若琳顺势说道。

她率先钻进低矮的窝棚。

霉味混合着汗酸味扑面而来,墙角堆着十几块灰扑扑的原石。

大叔将原石搬到桌子上来。

周若琳拿出强光手电筒,这是收料人必备的工具,就像玩古玩的人随身拿着放大镜一样。

第一块的表现并不好,周若琳只是随便看了两眼,就放弃了。

她目光转移到另一块,手电筒贴着石皮照射进去。只见光线能透过薄薄的石皮,照到里面的一抹绿色。

这种不用说,肯定是比较值钱的。

不过,具体表现怎么样,暂时也不得而知,还有一定的赌性。

“这块你要多少?”周若琳不着声色地问道。

大叔犹豫了片刻,伸出八根手指:“八百个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