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此起彼伏,每个记者都想捕捉到这历史性时刻的每一个细节。
";这将彻底改变远东的格局,";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喃喃自语,";华国,这个曾经的东方古国,正在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崛起。";
";苏正阳才二十六岁,";一位资深外交记者摇着头,";他用这种方式向世界宣告华国的归来,手段之狠辣,让人不寒而栗。";
会场内的温度似乎在不断升高。华国民众的欢呼声、记者们的议论声、相机的快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历史性的画面。
而在主席台上,方醍醐依然在一字一句地宣读着条约。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在沙俄的尊严上,也敲在在场每个外国记者的心上。
";谢尔盖部长,";章栾玉悄然来到谢尔盖默身边,声音低沉,";马上就轮到您了。";
谢尔盖默浑身一颤,仿佛被宣判死刑的囚徒。他知道,最艰难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就在这时,方醍醐的声音从讲台上传来:";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沙俄帝国外交部部长,谢尔盖·彼得罗维奇先生。";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清晰:";谢尔盖部长将代表沙俄帝国,承认他们在历史上的错误行为,并在全世界面前,签署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条约。";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谢尔盖默身上。闪光灯更加密集地闪烁着,仿佛要将这一刻永远定格。
";部长...";伊万诺夫在一旁低声道,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痛苦。
谢尔盖默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站直身体。他知道,此刻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将被全世界的媒体记录下来。
";请吧,谢尔盖部长。";章栾玉做了个请的手势,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但谢尔盖默从这微笑中读出了某种无情的意味。
在主席台上,苏正阳放下茶杯,目光灼灼地看着这一切。而方醍醐则优雅地退到一旁,等待着这场历史大戏的高潮。
现场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等待着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代表,如何在全世界面前低下他高傲的头颅。
此刻的谢尔盖默,只觉得每一步都如此沉重,仿佛要踏上断头台的阶梯。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演讲,将永远载入史册,成为沙俄帝国最黑暗的一页。
而那个年轻的总统,正悠然地坐在主席台上,等待着欣赏这出他精心编排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