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天,

我们终于可以昂首挺胸,

向世界宣告:

华国,已经强大!";

写到动情处,她的眼眶微微发红。

";主编,";副主编敲门进来,";版面设计图拿来了。";

";嗯,";杨柒月抬起头,";把阅兵式的消息放在头版头条,配图用总统府提供的远征军照片。";

她站起身,走到版面设计图前:

";这里,放上阅兵式的具体安排。";

";这里,配上远征军将领的介绍。";

";这里,写上观礼注意事项。";

";明白。";副主编快速记录。

";记住,";杨柒月转身,眼中闪着光芒,";这不仅是一份报道,这是华国崛起的见证。要让全国人都知道,我们的远征军要回来了,我们的华国强大了!";

";是!";副主编也热血沸腾。

";让排版组加班,务必今晚印刷完成。明天一早,我要看到这份报纸出现在全国各地!";

看着手中的文稿,

杨柒月的心中充满自豪。

她不仅是一位报社主编,

更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记录者。

而这场阅兵式,

将是她笔下最激动人心的篇章。

消息一经发布,全国沸腾。

沪城火车站,人头攒动。

";快快快,北上的车票要买完了!";

";我早就订好了,明天一早的车。";

小主,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去看看!";

售票窗口前排起了长队,所有北上的车次都一票难求。

金陵火车站,同样人声鼎沸。

";爹,我们真要去北龙城吗?";

";当然去!你爷爷在东北打过仗,我要带你去看看,咱们华国是怎么强大起来的!";

月台上,无数家庭带着行李,准备踏上北上的旅程。

一列列火车,

满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

向着北龙城驶去。

车厢里,人们热切地讨论着:

";听说要出动五万大军!";

";可不是,而且都是远征军的精锐!";

";我听说连缴获的扶桑武器都要展示!";

";那必须的,让全世界都看看,咱们有多厉害!";

一位老兵拄着拐杖,执意要去:

";我当年在北疆打过仗,这次说什么也要去看看。";

";爹,您身体......";

";没事!就是死,也要看完阅兵再死!";

一个教师带着全班学生:

";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让孩子们亲眼看看,华国的军威!";

车厢里,学生们兴奋地讨论着即将看到的坦克和大炮。

商人们也纷纷北上:

";这可是做生意的好机会啊!";

";是啊,听说各地的人都往北龙城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