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张楚,立马围了上来。
张楚颔首, 和他们一同在工地上,查缺补漏。
地基,看上去很好挖,但,真挖起来,就不是那样了,没有挖掘机,没有电锤开凿,只用那可怜的,也并不锋利的锄头一点点开凿。
终于,足足五日之后,这栋楼的地基框架终于挖掘并且清理完毕了。
这期间,孙思邈每日都会前来工地,带着城阳和民学医科的学子,架起大锅,在这里熬煮上一大锅桑葚水。
不管是趁热喝还是凉了饮,那味道,绝了!
这自然也是大大激励了工地上的黔首百姓,他们好多人就是奔着孙思邈来的,现在又能喝上孙老神仙熬制的桑葚水,那种幸福度,直线飙升。
整个工地上,可以说是一片和谐。
接下来,自然就开始放置钢筋,浇灌。
不得不说,工部官吏着实是专业人才,在放置钢筋上,就算之前工部官吏没有使用过,但他们却经过多日的计算和设计,寻出了最佳放置钢筋位置的施工方法。
毕竟,之前所修建的行宫,楼宇,没有钢筋却也是有龙骨的,尽管都是韧性十足的木头,可作用却和钢筋一模一样。
在工部官吏的指导下,花费了两日的时间,把钢筋放置完毕,并且把模板全都固定。
五千徭夫,也在这几日的时间里,全都汇聚完毕。
当浇灌的那一日,工地之上,就好像是沸腾了的大锅。
一堆堆新鲜搅拌的混凝土在工人手里融合,一群群提着木桶运送混凝土的工人,如同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把空空的模板灌满。
而在模板两侧,手持钢筋,顶着太阳,疯狂人工振捣的百姓也都拿出了吃奶的劲。
混凝土所搅拌的池子,和配比运送的工人,是经过周密计算出来的,按照他们所分配的浇筑区域和距离,足已保证混凝土都是新鲜的,不会因为这边搅拌好了,而那边却运送不过去这样的事情发生。
整个大唐工地,就如同一个周密的机械,在工部的率领下,精细的运转着。
这一点,张楚也不得不佩服段纶的调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