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日夜值守,定也不能全团出动,而是要设计轮换之策,若是想要让人精神灼灼,随时以应对突发情况,十二时辰当是要分为三队。
每一队四个时辰,如此算来,一队也不过只是出动百人罢了。
以百人之数,值守百亩之地,更是随处都是漏洞。
而百姓之众,何以万计?也正如张楚所言,当这个消息传遍全天下,恐怕到时候,来看的也不仅仅是唐人。
但凡来到长安的百姓和其他诸多部落之人,估计都会想着来这里瞧一瞧。
毕竟,亩产三十担的庄稼,不论是谁,都想要看一看。
如果以强横的态度直接堵上,就算唐人不敢僭越,但怕是他族之人会按捺不住内心对大唐的探索,想尽各种办法一睹为快!
再说了,这红薯土豆就算再珍贵,也是庄稼,迟早有一日,是和高粱,粟米,麦子等庄稼传遍整个天下的东西,也没必要强硬堵塞。
想到这里,柴绍把目光从一张张期盼的百姓脸上收回,望向张楚。
张楚含笑矗立。
“堵,不如疏!”柴绍缓缓道。
“柴公所言,大善也!”张楚闻言,便也不再沉默,把心中的想法献给了柴绍:“柴公,红薯土豆之名,早就传遍了天下百姓之耳。如此神物,恐怕每一个百姓,都想着瞧一瞧,看一看,甚至就连那些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子的老农,怕是也有心来长安一趟!”
“无他!”
“他们在田地里,刨了一辈子食,却尚不能果腹,而亩产三十担也,做梦都不敢想,因此,若不能来看一眼,怕是死也不能瞑目。”
“所以,一直堵着,终归不是良策,但,疏,亦是要有章法,决不能让百姓随意进出,践踏。”
“故,小子想着,不妨在神仙里这里,成立一片试验田,于周围,开辟悬空小道,围红薯土豆田亩一周,谁来参观,从这小道绕行一周,便就是了。”
“并且,还能和棉田,瓜田,辣椒田等连动起来,到时候,这里不失为百姓游玩的好地方。”
“如此,等时机成熟,亦可在旁边,建立几座房子,其内,罗列于自古以来的农事发展之路程,告诉百姓咱们的粮食是怎么形成的,是怎么出现的,从刀耕火种,食不果腹,再到咱们大唐这般精耕细作,粮仓屯满这一路之艰辛,好让百姓更重农事,更珍惜当前的日子,也能提醒百姓不要忘了节俭,避免奢靡浪费。”
“同时,也告诉天下百姓黔首,以往粮食不够吃的日子,已成为过往,赞扬我大唐国力之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