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内烛火通明,隐约传来读书声。周仓三人屏住呼吸,躲在竹林中,仔细聆听。读书声清朗悦耳,内容却是《孙子兵法》。“果然是胸有韬略之人。” 周仓心中暗惊。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读书声停了下来。只见一个身着青色布衣的青年走出草庐,负手而立,望着天边的明月,神色淡然。此人身高八尺,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正是诸葛亮。
“主公三顾茅庐,诚意可嘉,只是……” 诸葛亮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如今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强大;孙权占据江东,根基稳固。刘备虽有皇室之名,却势单力薄,寄人篱下。我若出山辅佐,能否助他成就大业,实难预料。”
躲在竹林中的周仓三人闻言,心中皆是一凛。看来诸葛亮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而且对是否辅佐刘备,仍在犹豫之中。
“机会来了。” 周仓心中暗道,只要诸葛亮尚未下定决心,他们就有机会将其拉拢到曹操麾下,或者…… 除掉他。
就在这时,草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孔明先生,深夜在此踱步,可是有什么心事?” 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只见一位白发老者拄着拐杖走来,正是襄阳名士司马徽。
诸葛亮转身行礼:“水镜先生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见教?”
司马徽笑道:“我听闻玄德公又来拜访你了,想必你心中正在为难吧。”
诸葛亮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刘备诚意拳拳,我若拒绝,未免不近人情;我若出山,又恐难以扭转乾坤。”
司马徽抚须而笑:“孔明啊,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玄德公有仁君之心,又有识人之明,虽目前势弱,但潜力无穷。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多疑残暴,不得民心;孙权虽雄踞江东,却只求自保,难有一统天下之志。玄德公才是你真正的明主啊。”
诸葛亮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先生所言,我亦知晓。只是……”
“无需多言。” 司马徽打断他,“玄德公乃天命所归,你若出山,必能助他三分天下,成就霸业。日后时机成熟,再图北伐,恢复汉室,此乃大功一件。”
诸葛亮望着司马徽,沉吟良久,终于点了点头:“先生之言,点醒梦中人。我若出山,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玄德公成就大业。”
躲在竹林中的周仓三人听到这里,心中皆是一惊。没想到司马徽深夜到访,竟然说服了诸葛亮。周仓当机立断,对另外两名暗探使了个眼色,三人悄悄后退,准备离开卧龙岗,将此事禀报贾诩。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退出竹林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大喝:“何人在此鬼鬼祟祟?”
周仓心中一紧,回头望去,只见十几个手持兵刃的汉子正围了上来,为首的正是白天在茶寮见到的那两个形迹可疑的汉子。原来,刘备的眼线早已发现了他们的行踪,一直暗中跟踪,直到此刻才动手。
“不好,被发现了!” 周仓低喝一声,拔出腰间的玄铁短刀,“兄弟们,杀出去!”
两名暗探也立刻拔出兵刃,与刘备的人厮杀起来。周仓武艺高强,玄铁短刀挥舞起来,寒光闪闪,很快便砍倒了两个敌人。但刘备的人数量众多,且个个悍勇,三人渐渐陷入了重围。
“周大哥,我们掩护你突围,你快带着消息回去禀报贾军师!” 货郎模样的暗探大喊一声,奋力挡住了几个敌人的攻击。
周仓深知情况危急,若是自己也被困于此,诸葛亮即将辅佐刘备的消息便无法传递出去,后果不堪设想。他咬了咬牙,对两人道:“保重!” 说罢,猛地发力,一刀逼退身前的敌人,趁机冲出重围,朝着襄阳的方向狂奔而去。
身后,厮杀声、惨叫声不绝于耳。周仓知道,那两名暗探恐怕已是凶多吉少,但他此刻无暇他顾,只能拼命赶路,尽快将消息禀报给贾诩。
一路狂奔,周仓不敢有丝毫停留。他深知,诸葛亮一旦出山,刘备的势力必将大增,曹操一统天下的道路,将会更加艰难。
三日后,周仓终于赶回了襄阳,直奔贾诩府邸。此时,贾诩正在书房中踱步,心中早已焦急万分。见周仓浑身是伤地闯进来,他连忙上前问道:“周仓,情况如何?诸葛亮究竟是何许人也?”
周仓跪在地上,喘着粗气,将在卧龙岗的所见所闻一一禀报:“贾军师,诸葛亮确实是经天纬地之才,而且…… 而且他已经答应辅佐刘备了!”
贾诩闻言,脸色骤变:“什么?此事当真?”
周仓点头:“属下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司马徽深夜到访卧龙岗,劝说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已经应允。属下等人被刘备的眼线发现,一番厮杀后,只有属下侥幸突围,另外两位兄弟…… 恐怕已经遇害了。”
贾诩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他知道,诸葛亮的出山,意味着天下局势将发生重大变化。刘备得诸葛亮辅佐,如虎添翼,日后必成曹操的劲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事非同小可,我需立刻禀报主公。” 贾诩说罢,便急匆匆地赶往曹操的府邸。
此时,曹操正在书房中与郭嘉、荀彧等谋士商议攻打徐州之事。见贾诩神色匆匆地进来,曹操皱了皱眉:“文和,何事如此慌张?”
贾诩躬身道:“主公,大事不好!属下派去查探诸葛亮的暗探传回消息,诸葛亮已答应辅佐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