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准备好的兵士们立刻将一桶桶热油倒了下去,热油落在荆州兵士的身上,顿时传来一阵惨叫声。攻城车也被热油浇中,燃起了熊熊大火。
文聘见状,咬牙切齿地说道:“可恶!孙策小儿,竟敢用如此卑劣的手段!将士们,不要退缩,继续攻城,谁能第一个登上城墙,赏黄金百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荆州兵士们顿时士气大振,不顾热油的灼烧,继续朝着城墙冲去。有些兵士甚至冒着箭雨,爬上了攻城梯,朝着城墙上的江东兵士杀去。
城墙上的战斗变得异常激烈,江东兵士们与荆州兵士们展开了殊死搏斗,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孙策手持虎头湛金枪,奋勇杀敌,枪尖所过之处,荆州兵士纷纷倒地。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双方伤亡都极为惨重。西陵城的城门虽然没有被攻破,但城墙已经多处受损,江东兵士们也已是疲惫不堪。文聘看着天色渐暗,知道再攻下去也难以取胜,只好下令撤军。
回到营中,文聘坐在营帐内,眉头紧锁。他心中清楚,蔡瑁已死,水师已败,他如今已是孤军深入,若不能尽快攻破西陵城,等到江东的援军到来,他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报!” 一名斥候匆匆跑进营帐,“将军,营外有一人自称是江东派来的使者,说是有要事要见将军。”
文聘心中一动,沉声道:“带他进来。”
很快,一名身着江东服饰的使者被带了进来。使者走到文聘面前,拱手道:“在下乃是江东韩当将军麾下使者,特来向文将军传达我军战胜蔡瑁水师的捷报。”
文聘冷冷地看着使者,说道:“我早已知道蔡瑁战死的消息,不必你来多言。你今日前来,想必不只是为了传达捷报吧?”
使者微微一笑,说道:“文将军果然聪明。我家韩当将军和周泰将军说了,蔡瑁已死,荆州水师已灭,将军如今孤立无援,若继续顽抗,只会徒增伤亡。不如将军早日投降,我江东定会善待将军和麾下将士。”
文聘闻言,勃然大怒:“放肆!我乃荆州大将,岂能向你们江东小儿投降?你速速滚回,告诉韩当和周泰,若想取我性命,尽管来攻,我文聘誓与西陵城共存亡!”
使者见文聘态度坚决,也不再多言,拱手道:“既然文将军执意如此,那在下也不便多劝。只是希望将军日后不要后悔。” 说罢,便转身离开了营帐。
文聘看着使者离去的背影,心中更加不安。他知道,江东将士的战斗力远胜于他麾下的兵士,若再拖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他思索片刻,决定派人前往襄阳,向刘表求援。
然而,文聘并不知道,他派去求援的使者,在半路上就被江东的兵士截杀了。此时的沙羡口,韩当和周泰早已加强了防御,荆州的兵马根本无法通过沙羡口增援文聘。
次日清晨,文聘再次率领两万步兵对西陵城发起了进攻。这一次,文聘改变了战术,他不再一味地猛攻城门,而是分兵多路,同时对西陵城的多个城门发起进攻,试图分散江东兵士的兵力。
孙策早已料到文聘会改变战术,他沉着应对,将城内的兵士分成多队,分别驻守各个城门。城墙上的战斗再次打响,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文聘心中一喜,以为是刘表派来的援军到了。然而,当他看清来者的旗帜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一面绣着 “孙” 字的大旗迎风招展,旗下是数千名骑兵,正朝着西陵城的方向疾驰而来。为首的一员大将,身披银甲,手持长枪,正是江东的援军将领 —— 程普。
“不好!是江东的援军!” 文聘失声喊道,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色。
城墙上的孙策见状,顿时大喜过望,高声喊道:“将士们,我们的援军到了!大家随我一起杀出去,活捉文聘!”
江东兵士们顿时士气大振,纷纷举起武器,朝着城下的荆州兵士杀去。程普率领的骑兵也很快抵达了战场,他们从侧翼对荆州兵士发起了冲击,荆州兵士们本就已是强弩之末,面对江东骑兵的冲击,顿时溃不成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