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细水长流

要是陆鸣听到的话,会觉得他说的比自己当初的政治老师说的更深刻。

作为千古以来都名列顶尖的皇帝,亲手将儒家纳入到治国思想中的顶级舵手,刘彻有丰富的治国经验,深刻的制度设计经验,

有实践支撑,自然能更好的理解理论。

“可以有万世不移的大方向,让大汉富强,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些都是可以永恒不变的目标,

但是没有万世不移的具体制度,这个郡征多少兵,中央要保持多少常备军队,税要怎么收,收多少,这些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要是大汉以后的皇帝都像朕一样长寿,至少每隔一代就要出现一位水准之上的皇帝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五十年时间,足以让很多情况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现在的大汉,发展速度快的让人惊讶。

刘彻拍着卫青的肩膀,

“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制度而是人,大汉能有这么多水准之上的帝王已经很不错了,但谁也无法保证一直都有,

刘病已明知自己的太子不堪大用,还是把皇位传给了他,我们活不到那个时候。”

卫青沉默着,一句话都不敢说,

当朝皇帝告诉你,大汉以后难免会灭亡,让他怎么接话。

刘彻虽然没有明说,但卫青听出来他的意思,不管如何设计制度,只要没有明君及时调整,王朝就有崩塌的风险。

“所以不要有那么大压力,咱们努力多攒下些家底,多给后世留下些底蕴和倚仗就好。”

在历史的时间跨度上,刘彻已经看开了,上百年后的事情他无法左右,

教育出合格的儿孙就已经是他的极限。

其他要做的,就是给后世留下一个标杆,让他们知道,千古一帝级别的皇帝应该是什么样子,

一个辉煌的王朝应该是什么样子。

让大汉的光辉照耀千古,让子孙后代落魄时能有重新再来的勇气和信心,他这个皇帝就很成功了。

“如今河西与漠南都已平定,以后未必不会有反复,但朕能平定他们一次就能再来第二次。

岭南这次也会纳入大汉版图,大汉边疆的防御压力大大降低,确实应该做出些调整了。”

刘彻意气风发,奏折中所说的培养精锐士兵的思路很合他的胃口。

“以后服兵役的年龄上限从五十六岁降低到五十岁,仲卿以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