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炼化天地分阴阳,青史几人留其名

庆德宫,也即是太子居住的东宫。

深夜,从养心殿返回的太子独自一人坐在正殿内饮酒。

窗外的雨滴敲打着琉璃瓦,鎏金狻猊炉腾起一缕缕香烟。

一名容貌清丽,气质温婉的女子迈步走进了大殿,青色云鬓间斜插着累丝金凤簪。

女子看向坐于紫檀案前的那道身影,红色蟒袍上金线绣的夔龙纹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玉带勒出紧绷的腰线,像张拉到极致的弓。

“殿下。”

女子轻唤一声,移步走上台阶,来到太子身旁坐下。

太子转头看向她,脸上露出柔和的笑容:

“子华,怎么还没睡?”

女子名为隋子华,是当代忠国公的小女儿。

隋家先祖曾追随太祖皇帝,跟着太祖南征北讨,立下赫赫战功,乃太祖麾下第一猛将!

大蓝朝建立后,太祖封隋家先祖为忠国公,世袭罔替!

隋子华从小聪慧,是京城有名的才女。

在十七岁那年被许配给太子,成为了太子妃,如今她和太子成婚也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

太子这些年一直活得小心谨慎,宛如活在夹缝中,心中苦闷唯有向隋子华倾诉。很多时候,对方也会给太子提出建议,帮他出谋划策。

所以隋子华这位太子妃对太子来说,不仅仅其家族是重要助力,她本人亦能给太子提供心灵慰藉,是他重要的‘参谋’。

“殿下有烦心事?”

隋子华伸出双手,放在太子的两侧太阳穴上,轻柔地为他按压着。

太子闭上眼睛享受,神情放松了许多:

“确实有烦心事,和李飞有关。”

“哦?”

隋子华神情微动,“那位靖安侯惹出什么事了吗?”

“也不算什么大事,但.”

太子沉吟了一下,便将李飞和萧家的事告知了对方。

这些年来,他已经习惯了将许多要事与这位枕边人分享。

静静听完太子的描述,隋子华没有急着发表意见,而是问道:

“殿下是如何打算的?”

太子睁开双眼,有些烦闷地说道:

“萧家此举,是想要看看我的态度,但我也在犹豫。子华,对于李飞,我自认从头到尾都待之以诚,从不曾轻慢过。可我与他之间,终究没有太多情谊。

他感念于父皇的恩情,或许能做到忠诚无二,但今后对我,也能做到吗?”

隋子华认真听完太子说的,放下按压的双手,柔声道:

“我听闻靖安侯这次之所以针对卢家,是为了给他曾经的一位老师报仇。对方只在讲武堂内教过他不到一年的时间,而他却愿意将其视之为师,为其报仇。他这次的态度表现得如此决绝,不正说明,他是个重情义的人?”

原本太子在她面前应该自称为‘孤’,而她应该自称‘妾身’。

但两人私下对话时,都是以‘我’相称,且两人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殿下这次若能全力支持靖安侯,帮他报了这仇,和他之间,自然就多了一份情谊。”

隋子华看着太子,柔声道:

“这个道理,殿下肯定想得明白,之所以还在犹豫,是在忌惮靖安侯的潜力吗?”

太子点点头,没有否认自己的忌惮。

在监国之前,他从来不会担心李飞的能力过强。

对他来说,李飞是他拉拢的重要臣子,能力越强越好!

但如果将来坐上那张龙椅,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心态也会不一样。

原本太子刚监国不久,心态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但萧家的这次试探,提前让他意识到了这一点:

你是要当皇帝的人了,考虑问题不能再和以前一样!

隋子华点头道:“殿下担心的,也有道理。”

对君王来说,一个臣子会不会造反,其实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对方有没有能力造反?!

一个臣子就算忠心不二,绝对不可能造反,也未必就能赢得君王的信任。

只要他想反,就随时都可以反,有这个能力反,那就有了取死之道!

如果太子有足够的时间,登基之后可以慢慢掌控朝堂,掌控兵权,彻底巩固自己的地位。

那他对李飞的忌惮或许不会像现在这么大。

但恰恰就是因为李飞的潜力太大,成长速度又太快,这才让太子不得不忌惮!

皇帝为太子挑选的四位顾命大臣:

叶择安毕竟是文官,势力再大,将来即便有矛盾,最多就是权力的内部斗争,结果再差也不至于差到皇位不保,所以太子不必过于担心。

国师云恕,自身的大道已经和大蓝朝的国运深度绑定,一荣俱荣,也不必担心对方会造反。

‘军神’闻人正,已经用几十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太子即便真的对他不放心,也有把握可以在登基后慢慢削减其兵权。

唯有李飞,既不像云恕那样已经和大蓝朝深度‘绑定’,又不像闻人正那样,用几十年的时间和无数事例证明过自己。

更不像叶择安,没有武力上的威胁。

所以太子如何能不忌惮呢?

“靖安侯可能存在的问题,陛下肯定也考虑过,但那晚宣读圣旨时,陛下却仍然宣了靖安侯进宫旁听,陛下是为何能如此信任他呢?”

隋子华问道。

太子:“或许是因为李飞在北蛮那一战中的表现,让父皇彻底给予了信任。”

“嗯。”

隋子华点点头。

太子突然笑道:“又或许,父皇和史书上记载的那些‘雄主’一样,有足够的魄力,敢放权,用人不疑!”

隋子华也笑了,主动为太子倒上一杯酒:

“妾身相信,殿下将来也能成为那样的雄主。”

“哈哈哈!”

太子大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已有了几分醉意:

“年轻时候读史书,总觉得书上写的那些英雄豪杰不过尔尔,王侯将相也多是庸才!如果换成是我,一定能如何如何。

如今真到了这个位置,才知其中艰难。子华啊,或许多年以后,孤也只是别人口中的‘尔尔’与‘庸才’。”

隋子华沉默了一下,看着太子,眼神轻柔如水:

“天下英豪如过江之鲫,又有几人能在史书上留名?无论如何,将来史书上都会有属于殿下的那一笔。”

太子和她对视一眼,脸上浮现出笑容。

窗外的雨越来越大,窗纸上的两道剪影最终依偎在了一起。

1月5日。

李飞和萧修永爆发冲突后的第二天。

有人乘坐飞遁法器赶到了大同府城,将萧家赔的东西给了李飞:

林天一的笔记,三件六级防护衣、十瓶灵心丹。

对于多出来的东西,李飞照单全收。

既然萧家主动低了头,他也不至于咄咄逼人,接受了对方的示好。

当然了,如果后续萧家还要在卢家的事情上跳出来试探他,那就如他所说——没有下一次了。

在给郝毅和上官筱复仇这件事上,谁的面子他都不会给!

拿到林天一的笔记后,李飞如获重宝,立刻开始翻阅。

师才明居住的小山上,庭院的一间小屋里,李飞正在看着手里的笔记。

因为不想被人打扰,所以经过师才明的同意后,他暂住在对方的这栋小院里,时不时还能向对方请教修行上的问题。

“.武者的武道之域和术士本命法器构成的阵式,二者皆以神通构成,可有本质区别?

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从武道类植入体和术法类植入体的区别入手。

吾观萧同和之笔记,有所得:

天地分阴阳,以此分之,武道类植入体偏属为阳,术法类植入体偏属为阴。

以此‘阴阳二分法’,可大致区分出武道侧神通与术法侧神通。故法武合一,看似两道糅合,实为阴阳相合,暗契大道!”

借着灯光,李飞认真浏览林天一的这份笔记。

对方在笔记中提到一个人——萧同和。

不需要去查,李飞就猜到此人必然是‘长流萧家’的人。

再结合这份笔记最终留了一份给萧家,李飞推测当初林天一还是大宗师和顶级真人时,为了修成法武合一之道,必然多方‘问道’,借阅相关的秘籍和资料。

毕竟法武合一之道,千年以来一直都有人在钻研,留下了很多宝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