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建房子,说起来是三个字,其中弯弯绕绕多得很。钢筋水泥、泥土车、脚手架……大小是个工程项目,安全通道、冲洗车辆的池子……都少不了。

夏天天亮得早,七点半开工,下午六点半歇工。

一天三顿饭,顿顿有肉。

为了避免工人天热中暑,饮用水备足、紧急药品准备着。

真正开工后,谢半悔的事儿就没那么多,多的是需要上下协调关系,钻进空调房里,和人聊天胡侃瞎咧咧,口香糖嚼得腮帮子疼。

曹国华是建筑方面为数不多把各项建筑大奖拿到大满贯的人,他的建筑风格大气沉稳,作品一般是较为端正的场合形象展示,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所以提到曹国华的名字,大家耳熟能详说出来的就是博物馆、图书馆等知名地标建筑。有喜欢曹国华建筑风格的人,会把他奉为神明,觉得他把中式建筑的厚重奢华发挥到了极致,不喜欢曹国华建筑风格的人也有不少,说他风格呆板守旧,不够现代主义,不够流行风尚。

曹国华带过的学生不少,有继承衣钵的,有另类创新的,有十多位成了业界翘楚。

可以说,在圈内,曹国华就是活招牌,只要是曹国华门下的学生,就是铁打的品质保证。

曹国华这两年的设计风格,有了极大的改变,有人说他是老骥伏枥,有人说他是丢掉规则做最后的狂欢,有知道内情的人,笑着摇头,淡淡地说,“这是曹老和他带着的一帮年轻人打成一片,互相学习。”

就比如设计食堂图纸的这位设计师,他是曹国华近十年来,最喜欢的学生。有人私底下评论,曹老尽心教这位小徒弟,该人将来的声望必定赶超曹老。

只是这位小徒弟,到底年轻,设计理念新颖、跳脱,又在某些细节处,传统别致。

还是能看得出来曹国华的设计风格痕迹的。

比如这次的食堂图纸,在中国人审美中,方方正正、端庄大气的风格外,运用大量的玻璃钢材,利用玻璃的透明和反射作用,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且光透过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的感觉。混凝土是建筑的主题,更是建筑师水平高低的分界线,用得好的是美感,用得不好就是粗拙笨重。

要做到力与美的结合。

“老师,你找我?”

过了十点,戴瀚漠才进设计院,有人转述说曹老找他。屁股没在凳子上坐下,又去楼上找曹国华。

曹国华年龄已过八十,是退休后返聘回设计院坐镇的,按着曹国华的本意,他觉得自己热爱建筑是希望能在建筑设计方面,发挥最后的余热,可精力和体力到底有限,是应该退出给年轻人机会。江城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他工作了五十多年的地方,所以当院长主动找到他,请求他帮忙培养一两个有些才赋的年轻人时,曹国华一口答应了。

挑来拣去,只有两个人最合眼缘。

第57章

曹国华现在带着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是魏平金,一个是戴瀚漠。

这两个学生,年龄差别了三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