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位大宗师,在战后并未离去。
据高丽国的探子传回的急报,这位大宗师,如今已住进了高丽王宫。
被高丽王奉为上宾,乃至册封为国师。
这样一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无论对方与夺舍思汉飞的大宗师,是否同属同一阵营,蒙元都需要试探一下对方的态度。
若是能够拉拢,自当许以重利。
若是不能,至少也能有所准备,不至于到时候被打一个猝不及防。
而国书的态度语气,也不能如之前那般颐指气使,尽管知道高丽王并不能做大宗师的主,但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对大宗师的尊重是起码的礼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七王爷伏于案前,沉吟良久,才在纸上写下了一些简短的要求,并差人将写了要求的信纸,移交礼部,令礼部的人根据纸上的要求,撰写外交公函。
除了高丽国。
周边其他小国亦不能忽视,不过对于这些小国,就不需要多温婉的态度了。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手段。
以武力恐吓之,方能凸显出蒙元对此战必胜的把握,才能令那些边境小国不敢冒然表明态度。
思虑几息后。
七王爷又将一股势力纳入考虑范围。
不是旁的,正是西域赤龙儿的银甲兵团。
昔日,西域动荡,大欢喜女菩萨莫名失踪,安云山亦折损在了大明,以至于赤龙儿的银甲兵团一家独大,经过这两年的壮大与扩展,亦有了十万人的规模。
这已是不小的一股势力了。
即便无法拉拢,也要给予必要的防备。
而除了外交,剩下的准备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情报收集。
不过这一点,同军备准备工作类似,都已事先筹备过一次了。
虽然情报具有时效性,可也分情况。
例如地理勘察类的情报,像是大明边境的地理、气候等信息,这些并不需要重新收集。
如今正是夏秋之际,气候虽然会出现变化,却也不会急转直下。
倒是大明的兵力部署,需要再次打探一番。
对此,七王爷决定委派魔门武者前去打探一番。
这也是蒙元和大明的区别。
相较于大明,蒙元的高手,对为朝廷效力,并没有那么抵触。
或许也正因如此,蒙元朝廷除汝阳王府外,并未设立太多官方任用或培养武者的机构。
只能说互有利弊。
而自赵敏失踪以后,汝阳王府与魔门的接洽工作,也转由七王爷逐渐接手。
此时,七王爷便修书一封,令人以飞鸽传书的形式,将指令转递给魔门。
做完这一切后,汝阳王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润了润喉咙,才开始思虑起另外一件事情。
武穆遗书。
据蒙皇所说,大明已根据武穆遗书练兵,并小有成效,预计再过几日,便可运用在战场上。
这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因为大明的几座边镇城池,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就算蒙元铁骑如有神助,想要在几日内攻陷大明京城,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为防止武穆遗书当中的军阵,出现在战场上。
阻止大明练兵,便是迫在眉睫。
只是在此之前,七王爷仍有一个疑惑得不到解答。
蒙皇是如何得知大明的练兵情况?
七王爷想不明白,要说这些年来,蒙皇即便是有过那么几次,绕开中书省的行动,却也都是他帮着完成的。
可是这次的消息,即便是他,都没有事先耳闻。
蒙皇是如何得知的?
莫不是,对方培育了一股独属于皇帝,甚至连他这位宰相兼皇帝胞弟都没有资格知道的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