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刘家庄三十巨变!!!

咱们京西地区的山特别陡,山沟子也深得很。

要是下大雨,山里的洪水就会一股脑儿地冲到平原上,平平坦坦的路上,那水势可猛了,跟千军万马似的。

我们刘家庄这一带正好就是西部大水流入平原的那个地方。

永定河这千百年来,没少给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带来洪涝灾害。

姥爷小的时候,就碰见过很多次山洪……

话说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康熙七年的七月,连续下了好多天大雨,结果永定河的大堤被冲垮了,水一下子就冲进了京城。

洪水猛地冲进了正阳、崇文、宣武、齐化等多个城门,连午门都被冲得塌了一角。

当时的五城兵马司报告说因为水灾死了好多人,光北边就死了一百四十多人。

康熙皇上登上午门,查看洪水的情况……

这位皇帝一辈子也就琢磨着干好三样大活儿:治好黄河、平定三藩之乱、还有搞好漕运。

于是,康熙花了30年时间,多次整治燕京的永定河,大的工程就有7次,其中效果最好的是康熙三十七年那次。

可能这是康熙皇帝二十多岁那年,头一回亲眼见到京城脚下的百姓深受水灾之苦,这让他下定决心要好好治理水患。

康熙帝整治水患这事儿,对当时的百姓和现在的我们来说,都是实实在在做了件好事。”

“说起来,咱们刘家老祖宗也就是康熙二十年那会儿在刘家庄这里定居扎下来了根。

再经过世代相传,刘氏家族秉承着耕读传家、乐善好施的祖训,历经风雨,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

正是这份坚韧与智慧,才铸就了如今刘氏一族上万人的繁荣昌盛,成为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钟小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哇!咱们家族在这里扎根已经有三百多年了?”

刘竟斋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追忆:“是啊,所以这里才叫刘家庄啊。不过,近三十年来,我们刘家庄的变化可真是大,和我记忆中的那个村子相比,简直判若两样。”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在回忆往昔:“你姥爷记忆中的村子,如今只剩下零星几栋古建筑,孤零零地伫立在那里。而四周,早已被高楼大厦所包围,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繁华得让人有些恍惚……”

钟小伟顺着刘竟斋的目光望去,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他从小在这里长大,却从未真正了解过这片土地的历史。

如今听刘竟斋娓娓道来,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让他看到了那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刘家庄。

“那时候,村子四周都是农田,每到春天,油菜花开得漫山遍野,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空气中都是花香。”刘竟斋的声音带着一丝怀念,“村里的老屋都是用青砖砌成,屋顶上铺着厚厚的茅草,每到下雨天,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声音清脆悦耳。”

钟小伟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那现在的那些高楼大厦,都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

刘竟斋笑了笑:“大概是从三十年前开始的吧。那时候,你大舅刚从部队里回来……”

三十年间,刘家庄在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下,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曾经偏远而宁静的京西小山村,如今已蜕变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城市的版图不断扩张,现已被划分为五大城区,每一区都承载着独特的城市功能与风貌。

从最初的刘氏家族两千余口,到如今汇聚了百万常住人口的繁华都市,刘家庄的成长速度令人瞩目。

在这座城市的变迁中,唯有河西老城区还依稀可见部分古建筑的踪影,它们默默诉说着过往的历史。

而其他区域,则被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和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所占据,共同勾勒出现代都市的壮丽天际线。

随着城市的发展,刘家庄不仅在经济和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和社会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元。

河西老城区虽然保留着部分古建筑,但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老的街巷中,传统的茶馆、手工艺品店与时尚的咖啡馆、艺术画廊交相辉映,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本地居民。

每逢周末,这里都会举办文化市集,展示刘家庄的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在城市的核心区域,现代化的商业中心与科技园区蓬勃发展。

东区胜利大道上,国际知名品牌的旗舰店鳞次栉比,而刘家庄高新科技园区则汇聚了众多创新企业和研究机构,成为刘家庄创新驱动的引擎。

这里不仅是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地方,也是全球人才汇聚的高地。

教育资源的优化也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刘家庄大学城已建成,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

这里不仅有顶尖的学术研究机构,还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国际交流项目,为城市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与此同时,刘家庄的交通网络也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