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了圆满完成作战任务,他们怀着“为国捐躯别无恋,留得英魂守山河”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奔向了血与火的战场。
解开心结的刘小涛在几个月的轮战期间表现的越来越出色。
很快他就当上了侦查排长(副连级),侦查大队可是全师的精锐部队。
侦察大队作为全师的精锐部队,其成员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尖兵,而刘小涛能够跻身其中,足以证明他的实力与潜力。
在侦察大队,刘小涛面对的每一项任务都充满挑战与危险。
从深入敌后获取情报,到在复杂地形中展开秘密行动,这些高风险的任务不仅考验着他的专业能力,更锤炼着他的胆识与智慧。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刘小涛不断突破自我,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
不久后,刘小涛和他的战友们迎来了一次重大行动。
这次行动不仅关系到战局的走向,更是对他们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师部确定的行动方案上报后,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廖总亲临驻防地大山后村,对侦查大队的行动方案给予了肯定,并作了一些补充意见。
同时,廖总还给所有出征人员作了战前动员,鼓励大家要沉着冷静,大胆深入,大胆渗透,不莽撞,不粗心,与敌斗智斗勇,关键时刻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
吸取以前几个侦察大队的作战教训,并总结了过去的作战经验,特别制定了以下:“一个统一”,“两个不许”,“六个要带”的规定。
“一个统一”是:统一着装作战服,不许穿着迷彩服。
原因是,敌军认为迷彩服是我军侦察兵的标志性服饰,发现穿着这种服装的部队,必定是他们重点攻击的目标。
“两个不许”是:不许戴钢盔。在原始森林行军时,头盔容易反光和发出声响,接敌捕俘时,影响做动作。
不许戴手表,原因也是容易反光,同时不许带有文字的东西。
“六个要带”:要多带弹药,少带食品罐头。
原因是减轻负重,便于行军。给养物资由过去的携带七日份,改为携带两日份,不足部分由保障组予以补充。
对于是否带“四〇火”,大家有争论,最后连长决定还是带着好。
侦排组和捕俘组要集中使用79式轻型冲锋枪。
原因是方便携带,方便隐蔽使用。
给养物资主要携带:侦察兵专用食品,午餐肉罐头和橘子罐头。要携带能加热的两用水壶和固体燃料。
个人所配带的枪支,一律打开保险,不许子弹上膛。
这很好解释,是防止走火,遇有敌情时,能更好更快地先敌开火。
要尽量绑扎裹腿。
因为很多人不适应,最后没有作强制性规定。
但是必须要带急救包,以备不时之需。
行动前,刘小涛跟同志们都写了请战书,很多战士也写了血书。他们都精神饱满,群情激昂。
这可能是两山前线的老传统了。
出发的前一天,刘小涛带了几个战士,去附近的一个村寨里,临时买下了一处池塘,捕捉了二百多斤的淡水鱼,同时还买了十几只鸡。
既为出征的战友送行,也为他们的出征讨一个好彩头。
这几天天公作美,连续几天,无雨,阳光灿烂。
从驻地向西向北眺望:云海茫茫,松鸣阵阵。
云海之中,偶尔有山峰露出,仿佛万顷波涛中的孤岛。
大山后至猴子箐的道路两旁,有野毛桃,桃子不大,浑身是毛,快成熟了。
刘小涛他们用刀削了皮,虽然有些苦涩,但很多人都过来品尝。
炮兵阵地安静了许多。听不到下雨声,也听不到隆隆的炮声,一下子还睡不着了。
为了配合侦查大队的行动,他们全团都在待命。
出发前几天,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众演员还特意前来侦查大队慰问演出,田花、岳宏、古越、朱时髦、祝鑫运等都表演了节目。
节目都很精彩,他们的名气也足够大,但我们很多人都无心欣赏。
朱时髦现在长住燕京和刘小涛算是半个老乡。
他问刘小涛是否有多余的迷彩服。
刘小涛说多余的真没有,他的那套小了点,朱时髦穿不下。
朱时髦还跟他开玩笑说:“等你们凯旋回家,我请你去'鸿宾楼'大搓一顿……”
刘小涛只是笑笑说好,朱时髦不知道的是,如今的“鸿宾楼”也是他们老刘家餐饮集团旗下的名店之一。
不仅仅是“鸿宾楼”,像是“东兴楼”、“东来顺”、“便宜坊”、“丰泽园”、“全聚德”……这些燕京老字号“刘氏餐饮集团”或多或少都有股份,甚至有的是全资控股。
而且如今的“刘氏餐饮集团”已经不满足于京津地区发展,开始进军全国的餐饮市场。
……
侦查大队是早晨出发的。
在刘小涛他们出发的前一天,二分队和三分队都派出了精干力量,提前到达他们作战区域的侧翼,以保护他们两翼的安全。
大队部的机枪排和炮排配属刘小涛他们行动,军炮团和工兵部队都派来了骨干协助。
走到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部队下山来到一条小河旁,大家分散开,隐蔽休息,并抓紧时间吃点东西,以补充体力。
小河南北流向,河水不深,很清澈。
通信班的战士特别辛苦,无线班的战士要背着四五十斤重的电台,有线班的战士要背着四五十斤重的线柺子,因为人手不够,三班的几个人临时配合他们。
吸取了过去的教训,这次行动中各组的通信联络,主要是有线的电话联系。
所以,部队行进到哪里,有线电话就要跟进到哪里,铺线,收线,来来往往地特别辛苦。
顺着小河边,向南行进约四五公里,徬晚时分,越过小河,进入原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