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长话音未落,下面几十名连排干部个个面面相觑:演习原定进行14天,这才刚开始3天,怎么就突然取消任务,返回营区……但他们知道,能让他们中断演习迅速返回驻地的,一定是比演习更重要的事情。
军令如山,刘小涛他们迅速返回各自的岗位,紧急布置人员、装备收拢和装车的事情。
由于事发突然,炊事班做好的饭菜也顾不上吃,司务长和炊事班长急得不行,做好的饭菜不吃掉,他们也没法收拢物资,和部队回撤啊。
但由于营长的命令只给各部队2个小时的时间,部队如果要集合起来吃饭,没有个半小时,无论如何吃不利索的。
后来,营长通知各单位,以班为单位迅速把饭菜打回去,等车开了,就在车上吃……
在一排的运输车上,刘小涛和几位排班干部也在车上消灭完了午饭。
车队在崎岖的山路上疾驰,车轮碾过碎石,扬起一片尘土。
刘小涛坐在副驾驶位上,目光紧盯着前方,心中却隐隐有些兴奋。
营长的命令来得太突然,甚至连演习的后续安排都没来得及交代。
刘小涛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演习中的细节,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然而,除了那几场激烈的对抗演练,似乎并没有什么异常。
“排长,你觉得这次紧急回撤,会不会和轮战有关?”后排的一班长王磊打破了沉默,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刘小涛皱了皱眉,没有立即回答。
他摇了摇头,沉声道:“别瞎猜,等回到营区就知道了。”
车队驶过一片密林,阳光透过枝叶洒在车窗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刘小涛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后视镜,发现后面几辆车的车速明显加快,似乎也在赶时间。
他心中一动,难道这次回撤的规模比他想象的要大?
就在这时,车载电台突然传来营长的声音:“各单位注意,前方三公里处有临时检查点,所有车辆减速通过,保持队形。”
刘小涛立刻拿起对讲机,向全排传达命令。
车队缓缓减速,最终停在了一处临时设立的检查点前。几名身着迷彩服的士兵迅速上前,对每辆车进行仔细检查。
“怎么回事?”刘小涛低声问身旁的司机。
司机摇了摇头,显然也不清楚情况。
检查完毕后,车队继续前行。
刘小涛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他意识到,这次回撤绝非寻常任务,或许他们即将面对的,将是一场真正的考验。
这5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整师的人马再加上装备车辆,一路上没有吃喝,饿了就吃点随身带的东西,实在没了都饿着……
一路上,刘小涛他们猜想着种种可能,但作为基层干部,不可能知道具体详情,一切等回到营区再说。
中途,除了各车临时停车方便一下外,没有停车休息和吃饭一说,结果全团硬是在天明时分赶回了营区。
由于回撤销得较急,中途没有设置交通哨,不时有跑错路的情况,但却没有车辆故障,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一回到营区,刘小涛他们马上就感到气氛不一样,主要是留守的同志们给他们的感觉。
当时,三营的一位营团长带着机关和各连的少部分同志在家,刘小涛他们返回营区后,顾不上回家属区看望随军家属,就涌到办公室找营长,营长虽然不说,但脸色格外凝重。
可是,当天晚一点的时候,刘小涛他们就断断续续地听到一个令他们振奋的消息:部队马上到滇边参加轮战,紧接着,团里召开各营连主官会议,传达上级指示,部署轮战相关事宜。
刘小涛当兵以后,部队从上到下,天天喊当兵就是这了打仗,这一晃就是几十年。
如今,打仗就要来到了,包括首长在内的干部、战士在紧张和激动之余,竟然多少都有点手足失措的味道。
但是,干部和战士的紧张和忙碌却不太一样。
干部,包括担负领导责任的营连干部,都在为开赴前线作着各方面的准备。
但负责拟定计划的师团机关,他们也刚刚接到这轮战的任务,研究和制定各种训练、装备、思想工作和后勤等各方面的计划,需要时间,不可能今天布置任务,晚上就拿到具体的行动方案。
于是,各连排的干部都跑到机关各部处,索要行动计划,其中是最忙碌的要数后勤机关了,几百人马要出动了,车辆、油料、武装装备、财务军需给养,工兵、通信、机要……大到一台车,小到一桶油、一包干粮,大家都想把本单位的人马全部武装起来。
李营长在忙完了营里面的工作后,稍稍有点时间,这才想到了随军才一年的老婆孩子,他们该怎么办。
但这事又不是他一个普通营级干部说了不算的。
团里随军家属几十个,首长们肯定会统一考虑随军家属的事情,李营长索性也就先不考虑老婆孩子了,团里不会不管的,毕竟团长和副团长等老婆孩子也在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