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宜一眼看到了站在廊下的徐衍和大表哥,郑媛斋竟也找到了这里来,正笑着和徐衍说话,长宜走近了才听到她说:“……前儿我还去了一趟大兴,谁料四爷不在家。”
当年在南直隶的时候,郑太夫人和徐太夫人来往密切,后来郑太夫人把嫡长的孙女嫁给徐三爷,按理他们成了平辈,郑媛斋就把‘叔父’的称呼改成了‘四爷’。
徐衍显然是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郑媛斋,沉默了一下才道:“你找我做什么?”
郑媛斋盈盈的道:“上次四爷给我的字帖我已经写完了,想着拿给四爷看,去了两次大兴都没见着你,等一会四爷有空,也去一趟家里吧,我父亲这几日也唠叨着,说是想和四爷唱和诗文呢。”
她说完仰着头看徐衍,眼睛里满是期盼。
长宜走到拐角的地方就没有上前了,她可不想再掺和到里面,惹得郑媛斋更记恨了她,静静地站着听他们说话。
徐衍敛了敛眼眸,看到不远处的一个素色身影,温声道:“不过今日晚了些,等会子我还要回翰林院一趟,下回有时间我再过去吧。”
郑媛斋脸上的笑容不由凝滞了一下,但她也是知道的,皇上下令编纂实录,翰林院的几位大儒都忙得脚不沾地,就连徐太夫人也说徐衍很久没回大兴了,但还是不死心的道:“那我拿过来字帖,让四爷看看吧,我老老实实的写了许久呢,就连姐夫都夸我的字进步了。”
徐衍淡淡的道:“进步了是好事,你若是想再练习,就去你姐夫那里再拿几本字帖。”
在长宜的记忆中,徐衍是一个极温和儒雅的人,可偏偏从刚才这句话中,长宜却听出了一丝不耐烦,但声音还是柔和的。
得了徐衍称赞的郑媛斋又满心欢喜了起来,盈盈笑着道:“那等会子我让丫头拿过来字帖,四爷帮我瞧瞧……”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匆匆走过来的小厮打断,长宜认出是舅父身边的封茗。
封茗拱手道:“徐大人,老爷让你过去一趟。”
徐衍点了点头,目光有意掠过拐角处站着的人,见她正望着这里,一副看好戏的悠闲模样,他摩挲着袖子里的手,和沈谨安说:“那我先过去了。”
“师叔这边请。”沈谨安伸出右手一比,沿着抄手游廊送徐衍出门,一抬头看到站在拐角处的长宜,甚是惊喜,开口叫了一声‘表妹’。
长宜朝他笑了一下,等到他们走近,长宜屈了屈膝算是行礼,却听徐衍道:“三姑娘,看戏好玩吗?”
长宜微愣,望着徐衍带着笑意的脸庞,莫名竟有些心虚。可转念一想,她心虚什么呢?她又没做对不起他的事。
长宜连忙摇了摇头,就算她觉得好玩,那也不能直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