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旭宏在猜到了赵禾身份时,便彻底认命,不敢隐瞒,他伸手指了指自己身后那群被绑着的为首的东瀛人,“那日给我看官印的人穿着长袍,我看不清楚,就在这人身边。那官印看起来精致,不似造假。”
“他说什么你便信什么?”赵禾不太相信问。
汪旭宏又冲着她磕头,“小人知罪,之前隐瞒小姐小人是蜀中人士,其实小人是福州人士,小人曾有幸见过福州的官老爷,那日那贵人允诺小人时,那位官老爷也在场,小人这才不得不相信啊!小姐恕罪,小人当初只以为小姐是官府要捉拿的恶人,一时间没考虑那么多,冒犯了小姐。”
赵禾捏了捏自己的手指,她自觉跟福州毫无任何牵连,何况,福州最经常遭受倭寇之乱的地方,福州官员能跟东瀛人坐在一块儿?为什么?这是跟东瀛人联手的吗?
赵禾在听见汪旭宏的话的瞬间,脑袋里已经出现了一连串的疑问。
这些年福州倭患久治不愈,就算赵禾不在朝堂中参与政事,也知道每年朝廷都会拨款平乱。南方门户不容有失,不然从福州一带再向前,便是大梁最富饶的江南地区。可每年整治倭乱效果甚微,朝廷花了银子,也没见到什么效果。
闽王水师的强悍,闻名中原,但在面对倭乱却束手无策,这听起来像话吗?
赵禾想到这里时,脑袋里像是有一抹灵光那般,骤然将那些她曾经压根就没有参与过的朝堂政事联系到一块儿。
闽王手中养着那么庞大的一只水军,只靠着亲王俸禄哪够?想要朝廷拨款,那就一定要有战事。可一次用力过猛,直接掐灭了所有的苗头,似也不行,日后没了战事,朝廷又哪里会来拨款?不如就像是猫遛耗子,打着玩玩,自己也不用损耗过多的兵力,又能从朝廷里拿到不少好处。这怎么看,都是对自己极为有力的事。
对于倭寇而言闽王不下狠手这也是好事,本来就是以抢夺为主的东瀛人,只要闽王愿意张开手指,给他们留一条活路的话,那就是天大的喜事。
至于百姓,谁爱管谁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