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章于是只能命令国内的大臣们‘共商国事’,然后让蔺相如将所有大臣们处理过的或者待处理的事务镌刻成文,千里迢迢地送到【孟津】,赵章利用夜晚的时间一一审阅。
整个孟津大营,赵章是全军睡得最晚的人。
很多时候,赵章营帐里的烛火彻夜不熄……
对于这样一位君主——无论是赵国的兵将还是其余五国的将军们,都不禁由衷地敬佩……
“赵王明鉴——”有个齐国的将军也站了起来,沉声道:“不光是军粮不济的问题。”
“我军与楚军对峙这么久,士气也大为下滑。”
“国内缺粮、饥荒的情况,是瞒不住那些士卒的……田地都荒芜着,没办法回去耕种,家人妻小都在挨饿……军卒们的士气更是一落千丈!”
“长此以往,我军的形势将会越来越艰难。”
又有另外一名将军也起身说道:“是也——三军上下,已经多有慌乱。”
“继续耗下去,我们迟早也耗不过楚国人的。”
“楚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变法之后,更是朝野国力如臂使指……听商人们说,彼等在琅琊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港口,居然还能源源不断地从海外吸血……”
“再这么拖下去,我们迟早被拖垮!”
众将再次七嘴八舌起来:“是也!是也!”
“久拖不利!”
“士气愈发低迷……”
“军粮供应不上……”
赵章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诸位!”
众将立刻安静下来,都直勾勾地盯着主位上的赵章……像是又期待、又害怕赵章将会说出的话。
赵章:“现在冬日将至——就算立刻开打、打完仗立刻各自回去——也没办法耕种了。”
“再坚持一下!”
“等到来年开春,如果楚军仍然不开战……我们便只能主动出击了。”
“到时候,还望三军用命,共破楚军!”
众将面面相觑,最终一同拱手称是。
虽然赵章没有立刻下令全军出击,让众将感觉心里缓了一口气……但沉甸甸的感觉仍然压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