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大,就意味着偏一点点也能达到效果,不像打坦克、打小地堡要求那么高,而且1吨的炸弹,左右一点对目标的影响也可能很大,难怪他一开口就是要搞最小一吨的,精度不够,威力来凑。
价值高就更不用说了,对于高价值目标,能从45公里外发起精度最少相当于俯冲轰炸的打击,傻子才不干!一个炸不中,我扔十个一百个。
对于高价值目标,扔100个炸弹能解决,绝对是件划算的事情,还别说按照这个设计,扔10个可能就解决了。
对于攻击方来说,反正危险性低,我放着风筝慢慢扔呗,我可以失误一百次,但是防守方一次失误都不能有,最惨的是,防守方哪怕一点儿失误都没有,也要祈祷进攻方次次都失误才行。
“嗯,振东同志这个建议是现实有意义的,的确可以干!”防工委总工大笑道。
至于高振东建议只要300线甚至200线的分辨率,大家都没什么意见,都知道,这个分辨率足够干很多事情了。
高振东自己都不用说话,别人就把事情都分析完了,毕竟谁也不傻。
听见总工的话,高振东才笑着问搞转播的同志:“同志,对这个参数有没有信心?”
其实如果时间足够,高振东有的是花活儿把这个参数提高到大致能看电视的水平,但这不是没时间嘛,往后放放。
搞电视转播的同志想了很久,算了很久,才负责任的道:“我能保证200线2帧,尽量实现200线4帧!”
他也算是听出来了,相比分辨率,这些大佬更关心的是帧率。
这位同志很会抓重点嘛,高振东笑了:“好,多长时间?”
又算了一会儿:“保证四个月!尽量提前。”要说搞技术的同志,就是稳。
高振东很是满意:“好,那我就谢谢你们了。”
听见他的话,防工委和空军的同志对望了一眼。
“但是我希望能得到更好的设备工作环境,我希望除了必要的设备之外,这个套件的空间尽量都留给我们。”搞转播的同志道。
高振东点点头:“这个没有问题,你们是最主要的,我们搞制导的同志会协助你们完成工作,搞弹体结构的也会在尽可能的前提下,向你们倾斜。”
说完,高振东手往滑翔套件的示意图上指了指:“你最担心的天线问题,你们可以布置在这里。垂直尾翼弹起之后,在套件头部与尾翼之间拉一根天线,这就是你们的天线,这个尺寸,应该够用了。”
高振东不是没想过把天线做在机翼上,但是紧贴着导体布置天线,这就是在玩极限了,哪怕有绝缘也不行,还是用斜拉天线吧。
在相控阵成熟之前,对于天线的尺寸,那是相当有要求的,给他们弄一个比较长的尺寸,想来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嗯,可以可以。”
“至于功率的问题,这一次用银锌电池,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电力方面照顾你们。”银锌电池用来做充电电池可能差点儿意思,但是用来做一次性电池还是很不错的,不考虑价格的话,比铅酸、镉镍、镍氢都强,容量高体积小,要不然早期的电雷也不会用这玩意了。
而这个套件,明显是不太考虑价格的那种。
春雷厂的同志们连忙把这话记下来,嗯,这个东西用银锌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