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这种认可,再多肉,再多银子,都无法取代。

这句话,对姜朝的冲击也非常大。

他第一次见长辈舍下脸面向小辈认错,还是因为这种根本不用在意的事。

是的,在姜朝眼中,这种事真的不用在意。

人心都是偏的,哪可能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重用聪明上进的孩子没什么可指责的。

无论吃喝穿用,还是家业,姑姑都不偏不倚,这已经非常难得。

她已经尽到做长辈的责任。

姜朝觉得,有姑姑这样的娘亲,是黄老大他们的福分。

现在,姑姑却因为自己的偏颇道歉。

姜朝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也非常羡慕黄老大兄弟。

他突然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待在黄家,就是这种尊重,迷的他无法自拔。

姜家,永远无法体会到这种尊重,不对,或许事业有成后,长辈们会放下架子……

第399章 想法

但那时,经过世事打磨的自己,是否拥有现在的期待和渴望,却不得而知。

“姑姑,”姜朝神色复杂地开口,“你没必要这样。”

“有必要,”姜暖很认真,“这是我欠他们俩的,这句道歉,他们承受的起。”

“娘,真的不用,我……”

“不用多言,娘犯了错,就要勇于承担,身为母亲,我必须以身作则。”

她已经错过一次,不能自欺欺人的继续错下去。

闻言,四人不再出声。

他们可以表达心中的不介意,却不能反驳长辈的教导。

见状,姜暖继续开口,“就在方才,我写了一封信,从韩府借一些人手。”

“娘,可是防备铁家?”黄小三问。

“不是,”姜暖摇头解释,“是为了教导你们。”

“以前我总觉得,咱们是农家,不用像大户人家那样严苛,现在想来,这样自以为是为你们做了决定,却从没问过你们的意见。”

别人不说,至少三儿子,肯定不甘心当一个农家小子。

否则当初也不会为了进五味楼,把自己给卖了。

在她眼中,农户没什么不好,但是儿子未必这样想。

又不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儿子的人生还是要他们自己选择才行,而不是自己打着为孩子好的借口,直接决定他们未来的路。

“现在这样挺好的,”黄老大真心实意地开口,“儿子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吃喝不愁,还顿顿不断肉,比以前的日子好太多,以前的黄老大从来不敢想自家还会有今天。

当时的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捡到一两银子,让全家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