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西风醉 十三弦声 1587 字 2024-03-16

冯楚英心里一松。

旁边的宋珩全程当了个工具人,这会儿神情还有些恍惚。

三千精兵,就是推,也够推进奉山坞了。

更何况,这位小王爷直接把奉山坞给买下来了。

她就是把整个山给铲平了,那也是在自家矿上作威作福,谁也管不了她。

宋珩心情很复杂。

甚至还有点想为败寇叹一口气。

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自家的宅基地被人给买了。

第九十六章 我不想母亲死•★

按照当下的律法而言,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购买土地都需要繁复的审查手续,而且土地面积大小、山地还是田亩、水田还是旱田,都有严格的规定。

但开矿偏偏是个例外。

因为两年前迁都,宋琮一连颁发了七十八道政令,大到税收减免,小到鼓励耕种,全部是为了促进百姓休养生息。

其中有一条,就是除金属矿脉之外,鼓励私人开发矿脉,所获收益按比例上缴国库,所圈矿场区域受当地驻军保护。

最妙的是,开发出一个矿脉来,最终上缴国库的收益,与当地驻军将领以及地方官的政绩息息相关。

经历了二十年的离索,朝廷在许多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借助民间的力量来开发一些不涉及国朝根本的矿脉,比如说煤矿、药矿、玉石矿之类,不仅有利于迅速地充盈国库,同时还能给当地百姓提供更多的活命之道。

不过这项政令是有时限的,只在五年之内享有这样的宽松政策,五年之后再出新的政策。

原本宋琮当时是没想到时限问题的,是宋凌反对,他提到在西京道以北有玉石矿脉,但那里的百姓非但没有因此改善生活,反而被加倍地奴役挖矿,且因为缺乏相应的管制,死在矿上的百姓非常多,甚至诞生了“血玉”的传说。

五年时间,再严谨的政策底下也会诞生出各式各样的“对策”,人的贪欲是无穷的,商人的贪欲尤其如此,宋琮既想利用商人的贪欲来加快发展,又生怕养虎为患。

而将驻军引入其中,其实也是上了最后一道保险,军队纪律严苛,监管擅长钻空子的商人最合适不过。

“你为什么不知道跟程将军借兵进奉山坞找宋凌?”宋珩还是有些不解。

来前宋琮说了,他已经给程子耒去了信,让他配合宋凌,但小王爷却绝口不提宋凌,反而用承包矿脉的方式来借人手。

“因为我并不信任他。”

冯楚英在宋珩面前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直接道:“程将军与武安侯一直是竞争关系,一来我不可能相信他会全力相助,二来,我并不希望由他来担一个救过武安侯的名头。”

这话说得其实有几分小女儿情态了,为了维护宋凌的面子,不愿向他的对手示弱求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