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珩苦笑一声:“那就好。”
他沉默了一下,又道:“有关败寇,我也有一些信息可以分享,但都是二十年前的旧事,不一定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但至少,我知道,我需要让你们相信我同行的诚意。”
他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锋锐的光:“也需要向你们证明,我与败寇,不死不休。”
第八十三章 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
“当年,首先与败寇合作的人,是宁宗皇帝。”
宋珩一句话,就把室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在此之前,宋凌和冯楚英讨论过很多回,他们都认为,当年唐亚湾之战,恰逢赶上宋琮出生,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把大皇子拉下马的人,必然是宋琮那边的人。
而宋琮那边,准确来说应该有两拨人,一拨是以皇后和右仆射为首的宋琮外家,他们的动机非常明确,一个年幼的正统嫡子上位,是每一个外戚家族都求之不得的事情,太后垂帘,国舅掌权,江山也就名义上还姓宋罢了。
另一拨人,则是以当时的左仆射,也就是后来的尚书令为首的权贵之流。他们虽然与宋琮外家成掎角之势,但是他能力更强、党羽更多,也因为是纯粹的外臣,更加得皇帝的信任。这一点,从后来宁宗驾崩前,选择赐死皇后就可以得知,比起把江山送到外戚的手上,他更愿意一个有能力的权臣监理朝政,给小皇帝更多成长的时间。
而同样的,对于尚书令而言,一个年幼的小皇帝,自然也比一个成年的皇长子更加适合控制,简单来说,这就是两只老狐狸的博弈,一场需要靠时间来证明胜负的博弈。
只不过当年的尚书令没有想到,他认为好控制的,并不是一只无害的狗崽子,而是一只未成年的狼王。
狼王势成,回首一口,便直接咬穿了他的咽喉,自此一败涂地。
这两方人,无论是哪一方想要对大皇子下手,都不足为奇,但唯独,不应该是宁宗皇帝。
对当时的宁宗皇帝而言,一个稳妥的成年皇子,无论如何,都应该比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更加值得托付江山。
即便他五年之后想要豪赌一把,也不应该是在宋琮刚刚出生、别说资质了,就连是否能成功长大都不确定的时候就决定打压宋珩这个现成的选择,毕竟,宫中的皇子公主们,夭折率还是相当高的。
宋珩继续道:“天下人都说宁宗皇帝懦弱胆怯,不堪大用,就连皇位,也是当时情急之下,别人不想当亡国之君,被硬架上去的,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冯楚英注意到,他一直都只称“宁宗皇帝”,连一句“父皇”都没有。
从宋珩的叙述中,他们见识到了宁宗皇帝的另一面。
宁宗皇帝是一个非常擅长、或者说,是一个非常享受于玩弄人心的人。
他身体不好,读书天赋也不高,自幼各方面都不如他的兄弟们,偏偏他的母亲,又是一个心比天高的,对他十分苛刻严厉,天长日久,他便养成了一副阴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