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他们老李家,也不知道是不是祖坟没埋对地方,娶的媳妇全是那一路货色。”苏玉梅嫌弃得不行不行的,“那李大嫂,自打那回流产,人就左性了。她家是个啥门风,你也知道,以前还觉得她不错,没随她家门风。结果呢,是谁的种就是谁的种,真是一点儿没错儿。那之后,回到李家沟,她现是放开了,勾搭得大半个屯子的爷们儿往她被窝里钻。生下那两孩子的亲爹是谁搞不好她自己都不知道。都是什么玩意儿……”

这些个乡村风流韵事,雪雁还真不知道。

离开三年了,人都是会变的,只是没想到,李大嫂居然是这个画风了?

然后,一个是这样,新娶的媳妇,又是这?

这都算什么事儿啊。

“那是得注意,真不能留在咱厂里,别弄得乱七八槽的,到时候还是咱们糟心。”服装厂里技工都是女的没错,但是每天来来回回拉货的可都是男司机。咸菜厂就是更不行了,一大半都是男工人。但愿胡大姨真跟她自己说的一样,赶紧让大姨父带着他们出去外面找个活儿干。

“谁说不是呢。”苏玉梅深以为然。

第44章

自打李老爷子在的时候, 雪雁买了铜锅回来涮鱼片儿,那之后,火锅就成了家里人的最爱, 人全的时候,时不常的就在服装厂的食堂里涮一顿。地方大能施展开嘛。服装厂的管理层们总能跟着蹭上好吃的。

李老五两口子来了,再怎么着还是跟陌生人不一样。晚上的时候, 雪雁就安排了火锅,大家凑一起热闹热闹。名义上是招待他们俩了,正好堵住李家的嘴,也给胡大姨把面子撑起来。

给饺子馆和咸菜厂都打了电话,罗成回来之前特意去接金素英下班,两口子顺便就把菜带回来了。这会儿的青菜都是从南边儿运回来的大棚菜, 不太新鲜,还特别贵,买的少,就是借个味儿。主要是牛羊肉,拎回来三十多斤,鲜豆腐冻豆腐干豆腐带了一兜子。食堂里淹的酸菜, 齐嫂子捞了五颗出来切了丝儿。土豆白菜萝卜地瓜该洗的洗,该切的切,还有刚从榛县带回来的鱼,也挑大个儿的拾掇出来五条,都切成鱼片儿了。放了满满了一大桌子, 很丰盛了。

因着算是半个家宴,厂子里的人都没参与,孙兰英忙着她的大事业,从来不会出现在这样的场合。所以, 就是丁家和罗家两家子十七口人加上李老五两口子。晓海还不会吃饭,两个老太太带着另外八个孩子单独在另一桌,剩下的九个大人一桌,雪雁金素英和苏玉梅两头照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