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先下旨为强

我在大明得长生 老堂 1111 字 2022-09-04

真要用活人祭天不成?

不不,朕怎么可以做下这等残忍之事。

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弘治皇帝问道:“诸公以为此事如何?”

一听弘治皇帝的话语,户部尚书陈金,马上就明白了,这是皇上让户部出银子赈灾。

但是这大明朝的问题,本身最大的问题便是银子的问题。

农业,根本收不上多少。大头商税,又收不上来。

比如宋朝的茶税有八九百万贯。

而大明呢,一些产茶大省,收的税,低到荒谬的程度,比如四川课税的茶叶数量超过500万斤,可是一年征收的茶叶收入总共还不超过2万两。

这还算是多的,浙江的茶叶税收只有六两,云南是17两,其交上来的还是几乎贬值成为废纸的大明宝钞。

其他的商税也差不多。

哪怕他是户部尚书,朝廷没有银子,他也变不出来。

“臣觉得,应让受灾地区免赋一年,以缓解当地粮食缺口之迫,并开太仓赈粮,以解民饥苦。”

当然,朝廷没有银子,灾也是要赈的。

不然,一个处理不好,说不定哪里就反了。不同的是有钱有有钱的赈法,没有就只能如此了。

这样的处理,已经是陈金这个户部尚书的极限了。至于杀司天监祭天,皇帝可以做,但大臣们却不可以提。

一个是天是皇家的独权,为臣者自然不会去碰。另一个,儒家本身是属于敬鬼神而远之的学说,儒家子弟也不会去碰。

另两位阁臣刘健和谢迁两人一起道:“臣以为,陈大人所言甚是。”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当即定下,命人送去内阁拟诏。

正当他们议完了事要告退时,跑来偷玉玺的朱厚照进来了。

由于这位太子的熊孩子特性,他又是来偷玉玺的。一路上,躲开了所有的太监、宫女。

直到这奉天殿,没法躲了。

因为玉玺就放在皇位的皇案上,再怎么躲,只要他想拿,他就必须露面。

更重要的是,他一直以为弘治皇帝在祈福,没有回宫,完全没有料到啊。

这狗皇帝回宫了。

现在,直接撞了个当面,尴尬不?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