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因为她的杂货店里卖的东西种类比较少,有许多铺面比较大,柳三妹就把大铺面从中间加一堵墙,隔开之后,就在旁边开一个包子铺。说是包子铺,可里面不仅仅卖包子,还兼职卖馒头,发卷,油条,馓子,煎饼等。

这时候就突显出从乡下招人的好处了。

乡下姑娘很少有娇养的,做这些活计非常顺手,除了一开始拿捏不住比例,可她们揉出来的馒头比柳三做得还要圆润。

除了一开始,柳三妹叮嘱过他们,按照她说的比例来揉面,剩下的根本不用她操心。

拌菜这事,她是单独交给比比较靠谱的人来做的。配方算是个秘密,是要签协议的。当然签署协议会比别人多两块钱的工资,没有人不愿意的。

等下面的人做出来的味道与她做得相差无几,柳三妹才完全放手。

第122章

为了增加杂货店的种类,柳三妹还特地在每个店铺的门口张贴海报,鼓励大家把家里好的东西放到店里来寄卖。

没办法现在才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市场还在逐步复苏,人们还在观望当中。

除了一些小商贩,几乎没有什么私人建厂。不像后世,到处都有批发市场,根本不愁货源。

也许这事是给了陈天齐启发,他跑到乡下盘了一个小型的服装厂。

那个厂子因为是公社的,管理不好,导致服装厂一年比一年差劲,到最后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被迫关闭。改革开放政策下来以后,公社想要把工厂承包给私人,可没有人敢冒这个险,就一直空在那里。